时间: 2025-05-21 14: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57:14
晚觉身名误,悠悠定孰亲。
却回苕水棹,来看武林春。
避地将安往,寻山莫厌频。
百钱挑竹杖,云外踏嶙峋。
晚上意识到自己名声的误解,慢慢思索自己与谁更亲近。
不禁回头划着小船,来欣赏武林的春色。
如今要躲避世俗的纷扰,去哪里才好呢?
寻找山林的乐趣,频繁出行也不觉得厌倦。
手里拿着百钱买个竹杖,准备在云外的山峦中探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鼎,字孟頫,号寒塘,北宋时期的诗人,以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著称。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赵鼎在游西湖时感受到名利的迷惑与人与自然的亲近,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西湖边的游历,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的“晚觉身名误”,透露出一种对自身名声的反思,表现出一丝对世俗的无奈与迷茫。在这名利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加显得珍贵。接下来“却回苕水棹,来看武林春”,展现出一种逃离世俗,寻求自然和谐的状态。诗人不再追逐名利,而是享受当下的美好,感受春天的生机。
“避地将安往,寻山莫厌频”,则表现了对未来的迷惘和对山林的向往,诗人希望与自然亲密接触,寻找心灵的归宿。最后一句“百钱挑竹杖,云外踏嶙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简单的生活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然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觉身名误”的意思是什么?
A. 晚上意识到自己名声的误解
B. 晚上感到疲惫
C. 晚上的宁静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逐
B. 无所谓
C. 强烈反对
诗中的“百钱挑竹杖”代表什么意思?
A. 生活的奢华
B. 简朴的生活态度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纷扰的逃避,展现了宋代文学中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