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30
园林万木凋零尽。
惟是寒梅香喷。
不许雪霜欺损。
迥有天然性。
南枝渐吐红苞嫩。
冠绝夭桃繁杏。
不记故人音信。
对景成离恨。
在园林中,满树的枝叶已经凋零干尽,唯有寒梅在寒冬中散发出阵阵清香。它不允许雪霜的侵袭与损害,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天然气质。南边的梅枝渐渐吐出嫩红的花苞,令人赞叹,仿佛在与早开的桃花和繁盛的杏花相争艳。而我却已不记得故人的音信,只能对着眼前的景色,感受到深深的离愁别恨。
该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时期的作品。宋代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诗人们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某种离别或思念故人的情怀后,借助景物表达内心感受。宋代人文气息浓厚,诗人们常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桃源忆故人·园林万木凋零尽》以园林的凋零和寒梅的绽放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氛围。开头的“园林万木凋零尽”,将读者引入一个萧瑟的环境,描绘出冬天的寒冷与生机的缺失。而“惟是寒梅香喷”则转折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寒梅在严冬中不屈不挠,依然绽放出香气,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精神。
接下来的“南枝渐吐红苞嫩”描绘了春天的希望,南边的梅枝开始吐蕊,预示着生命的复苏和美好的未来。然而,尽管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诗人却在最后一句“不记故人音信”中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离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景物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从描写冬季的凋零到春季的生机,再到内心的离恨,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春天的希望在前,内心的离恨却难以抹去,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在诗中形成了对比,反映出自然界的生死轮回和人类情感的复杂。
诗中“惟是寒梅香喷”中的“寒梅”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高洁
B. 美丽与温暖
C. 离别与思念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什么?
A. 快乐
B. 离恨
C. 希望
诗中提到的“夭桃繁杏”用来衬托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