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书斋夜坐二首》

时间: 2025-04-27 13:17:07

诗句

棐凡吹灯丈室虚,隔窗雨点响阶除。

胡床枕手昏昏著,卧听儿童读汉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7:07

原文展示:

书斋夜坐二首 杨万里

棐凡吹灯丈室虚,
隔窗雨点响阶除。
胡床枕手昏昏著,
卧听儿童读汉书。

白话文翻译:

在灯下坐在书房中,四周显得空荡荡的;
窗外雨点落在台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靠在胡床上,手枕着头,昏昏欲睡;
恰在这时,听见孩子们在读《汉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棐凡:指“灯光”或“微弱的灯光”。
  • 丈室:形容房间的宽敞,丈为古代长度单位。
  • :空虚、空旷。
  • 胡床:一种可以坐卧的家具,形状像椅子。
  • 昏昏著:指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状态。
  • 儿童:指小孩子,可能是作者的学生。

典故解析: 《汉书》是汉代史学家班固所著的历史书籍,记录了汉朝的历史。诗中提到儿童读书,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教育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年-126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乡村生活和个人情感,风格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夜晚,诗人独自在书房中,窗外大雨如注,内心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孤独,同时伴随着孩子们的朗读声,展现了诗人对教育和文化的关注。

诗歌鉴赏:

《书斋夜坐二首》是一首描绘夜晚书房情景的诗,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棐凡吹灯丈室虚”描绘了灯光下的书房,显得空旷而清幽,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思绪的流转。

接着,诗人通过“隔窗雨点响阶除”描绘了窗外的雨声,雨点落在阶梯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增添了夜的氛围,仿佛让人沉浸在一种自然的音乐中。这种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细腻心思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胡床枕手昏昏著,卧听儿童读汉书”则将诗人的感受推向了高潮。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耳边传来了孩子们朗读《汉书》的声音,这一情景既体现了诗人对于教育的关注,也表现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温暖和教育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棐凡吹灯丈室虚:描写夜晚,灯光微弱,房间显得空荡。
  2. 隔窗雨点响阶除:窗外雨声清脆,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胡床枕手昏昏著:诗人疲倦,仿佛要入睡,表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
  4. 卧听儿童读汉书: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传达出对教育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棐凡”比作灯光,形象生动。
  • 拟人:雨点“响”表现出自然的生动,给人以动态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一个在夜晚静坐书房中的诗人,既感受到孤独,又因孩子们的朗读而感到温暖与希望,传达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象征知识与启迪。
  • 雨声: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柔和。
  • 儿童:代表未来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是什么书?

    • A. 《史记》
    • B. 《汉书》
    • C. 《论语》
  2. 诗人夜晚的状态是什么?

    • A. 精力充沛
    • B. 昏昏欲睡
    • C. 忙于工作

答案:

  1. B. 《汉书》
  2. B. 昏昏欲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展现了更多的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都在夜晚的场景中表达了内心的感受,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赏海棠三绝 福胜阁 题记事册 田舍 催租行 怀古亭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不得登修觉山,径 田家 秦淮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赵的词语有哪些 歡声 怯上 引归 木柑 鹿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眈眈逐逐 包含脂的词语有哪些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月字旁的字 沉李浮瓜 殚诚毕虑 毛字旁的字 伶仃孤苦 王字旁的字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