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5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50:48
碧落堂中夕眺余,一声哀角裂晴虚。
满城烟霭忽然合,隔水人家恰似无。
坐看荷山沉半脊,急归道院了残书。
意行花底寻灯处,失脚偏嗔小史扶。
在碧落堂中,夕阳西下,我眺望远方,听到一声悲哀的角声划破晴空。
满城的烟雾突然聚集,隔着水面的人家似乎消失无踪。
我坐着看着荷山的影子慢慢沉入水中,心中急切想回道院,整理那未完成的书稿。
意图在花树底下寻找灯光的地方,却因脚下失足,恼怒于小史的搀扶。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是诗、文、词、赋皆擅长的全才,尤其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尤其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与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个人的景观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事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诗人在碧落堂的傍晚,面临着夕阳的沉落,既感受到日暮的惆怅,也引发了对生活的深思。哀角声的传入,似乎在提醒他世间的苦难和悲伤;而充满烟雾的城市,则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挣扎的无奈。诗人通过“坐看荷山沉半脊”,表达了对自然的沉醉和对往事的怀念,显现出一种“归隐”的渴望。最后一句“失脚偏嗔小史扶”,则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幽默,既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有对周围人的温暖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下的思索与追求。
诗中“哀角”指的是什么?
A. 喜庆的乐器
B. 悲伤的乐器
C. 传统乐器
D. 舞蹈音乐
诗人坐看荷山沉半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与怀念
C. 忘却烦恼
D. 渴望冒险
“失脚偏嗔小史扶”中“小史”指的是什么?
A. 小孩子
B. 小书童或助手
C. 小动物
D. 小商贩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强调对生活的无奈,而后者则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