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2: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2:08:50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
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晴朗明媚的寒食节,正是游玩的好时光,春天的花园中百花齐放。
彩色的绳带随风飘去,轻巧的球儿飞过楼阁而来。
长歌送走了落日,轻柔的笛声追逐着残余的酒杯。
这并不是因为没有蜡烛的缘故,实在是因为心头的思念在催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介之推,后逐渐演变为清明节。此节日不仅是祭祀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的良好时机。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寒食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思念。
《寒食》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惆怅。首联“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开篇便描绘出一个晴朗的春日,百花竞相开放,给人以生机和美感。接下来的两句“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在节日中嬉戏玩乐的画面,营造出一派欢快的氛围。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了内心的情感,尤其是“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在夕阳西下的时刻,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酒杯中的酒似乎也显得更加残余,映衬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思:并非因为缺乏烛光,而是因思念而愈发感到孤独。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通过轻快与沉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景和寒食节的欢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友的思念,展现了在欢愉之中难以摆脱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的作者是谁?
“晴明寒食好”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非关无烛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寒食》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场景,但韦应物更注重节日的欢愉与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