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

时间: 2025-04-27 05:18:08

诗句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

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8:08

原文展示:

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 令狐楚 〔唐代〕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五凤楼的西边有一个花园,低矮的枝条和小树都开满了繁花。洛阳的才子们何曾真正喜爱这些花,他们下马只是为了急忙赶往广运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凤楼:唐代皇宫中的一座楼阁,象征着皇家的尊贵。
  • 芳繁:形容花木繁盛,花开得茂盛。
  • 洛阳才子:指洛阳的文人墨客,这里特指刘禹锡和白居易。
  • 广运门:唐代皇宫的一个门,这里指朝廷的重要场所。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洛阳才子”指的是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人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但在这里被讽刺为只关心政治,不真正欣赏自然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善于讽刺时弊。这首诗讽刺了刘禹锡和白居易只关心政治,不真正欣赏自然美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令狐楚看到皇城中的花园繁花似锦,而刘禹锡和白居易却忙于政治事务,无心赏花时所作,表达了对他们忽视自然美景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花园的繁花和洛阳才子的行为,讽刺了他们只关心政治,忽视了自然美景。诗中的“五凤楼西花一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花园景象,而“洛阳才子何曾爱”则直接点出了他们的冷漠。最后一句“下马贪趋广运门”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急忙赶往政治场所的情景,与花园的宁静美丽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讽刺意味浓厚,展现了令狐楚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的笔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凤楼西花一园”:描绘了一个位于五凤楼西边的花园,花木繁盛。
  2. “低枝小树尽芳繁”:进一步描绘了花园中低矮的枝条和小树都开满了繁花,景象美丽。
  3. “洛阳才子何曾爱”:讽刺洛阳的才子们(特指刘禹锡和白居易)并不真正喜爱这些花。
  4. “下马贪趋广运门”: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下马急忙赶往广运门的情景,暗示他们更关心政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花园的美丽和才子的冷漠行为形成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
  • 拟人:将花园中的花木拟人化,形容它们“尽芳繁”,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那些只关心政治,忽视自然美景的人。通过对比花园的美丽和才子的冷漠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批评和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凤楼:象征皇家的尊贵和庄严。
  • 花一园:象征自然美景和宁静。
  • 洛阳才子:象征文人墨客和政治人物。
  • 广运门:象征政治和权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五凤楼”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皇家的尊贵 C. 文人墨客 D. 政治权力

  2. 诗中的“洛阳才子”指的是谁? A. 令狐楚 B. 刘禹锡和白居易 C. 李白和杜甫 D. 王维和孟浩然

  3. 诗中的“广运门”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皇家的尊贵 C. 文人墨客 D. 政治权力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禹锡的《陋室铭》: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令狐楚的《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与刘禹锡的《陋室铭》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可以看出令狐楚对刘白二人的讽刺,而刘白二人的作品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著名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相关查询

烧香七言 和张器先十绝 芗林五十咏·菊坡 南溪早春 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 过安仁岸 过杨子桥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七 棋台操 题分宜李少度燕谷 宿孔镇观雨中蛛丝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琼管 辁才小慧 包含收的成语 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便宜行事 避凶就吉 包含中的成语 薏苡之谗 人手一册 糸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弱辰 展子虔 屮字旁的字 寻捉 庸言庸行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