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1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14:43
苏州十咏 其二 木兰堂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堂上列歌钟,多惭不如古。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这首诗描绘了堂上的歌声和钟声,虽然热闹,却让我感到不如古代的乐曲那般动人。我心中羡慕木兰花,曾经见过她那霓裳翩翩起舞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以清高的操守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尤其在政治改革和文学创作上有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州,描绘了作者在木兰堂的感受,反映出对古典艺术的追慕和对现代喧嚣的反思。
这首诗简洁而意蕴深远,通过对“堂上列歌钟”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现代音律的失落感。在热闹的场景中,范仲淹却感到与古代的优雅和美丽相比,现代的生活显得苍白无力。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却羡木兰花”一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联系在一起,木兰花象征着高洁与优雅,而霓裳舞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文化自觉和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现代生活的惋惜,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木兰花”象征什么?
a) 现代生活
b) 高洁与优雅
c) 喧嚣
作者对古代与现代的态度是?
a) 喜欢现代
b) 怀念古代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仲淹的《木兰堂》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古代美好的向往,但范仲淹更多的是对文化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魅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