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35
作者: 崔荣江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故曲吟来为故客,几声檀板红牙。前缘已杳付恒沙。那年头上髻,换了鬓边花。滋味堪堪言不得,弦音拨弄吁嗟。酸甜苦辣各些些,尔仍居海角,我已走天涯。
我为故人吟唱这首老曲,声声檀板声传来,往日缘分已如沙般消逝。那年你我共赏花时,你的发髻已换成了鬓边的花朵。心中的滋味难以言说,弦音拨动着我的叹息。酸甜苦辣,无不经历,而你仍然在海角,我却已经走向天涯。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崔荣江在对往昔友谊的追忆中创作而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反映了当代人对情感和记忆的深刻思考。
《故曲》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回忆的诗歌,通过对昔日曲调的吟唱,诗人唤起了往昔的情感。全诗以“故曲”为引子,展开对友人和往事的追忆。开头的“故曲吟来为故客”,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怀旧的氛围,仿佛在耳边响起的乐音,召唤出旧时的种种回忆。而“几声檀板红牙”,则透出一丝温暖与亲切。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前缘已杳付恒沙”,让人感受到那份难以再现的缘分已如沙子般飘散无踪。接下来的“那年头上髻,换了鬓边花”,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人生如梦,昔日的美好已成过去,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两句“尔仍居海角,我已走天涯”,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身的孤独。海角天涯,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选择与命运的差异,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缘分。
这首诗不仅在字句上流畅优美,更在情感的层次上深邃动人,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旧曲的吟唱,表达对友谊的思念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曲”指的是什么?
A) 新曲
B) 旧曲
C) 乐器
“前缘已杳付恒沙”中的“恒沙”比喻了什么?
A) 友情
B) 时间流逝
C) 美好回忆
诗中“尔仍居海角,我已走天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长存
B) 离别的惆怅
C) 重聚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崔荣江的《故曲》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均涉及到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多的是孤独中的自我陶醉,而崔荣江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迁与思念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