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7:37
临江仙 元旦与鹭山过月轮山久坐
作者: 夏承焘
抛卷寻春春尚早,意行忽上崚嶒。
欲招坡老共支藤。江山犹浩荡,精爽定飞腾。
作健还能追稚子,随缘偶亦寻僧。
六和塔子一层层。非关筋力减,闲坐看人登。
在春天还未到来之际,我抛下书卷,去寻觅春的气息,心情却不由自主地上升到高山之巅。
我想邀请老友一起去登高,江山依旧显得浩瀚开阔,清爽的气息让人精神振奋。
我虽已年长,但仍能追随年轻的孩子,偶尔随缘也能遇到隐居的僧人。
六和塔高耸入云,层层叠叠。并非因为我体力减退,而是悠闲地坐着,看着别人登塔。
夏承焘(1875-1945),字子璜,号青禾,近代诗人,生于广东,后移居上海。他的诗风兼具传统与现代,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此诗写于元旦,表达了在新年的清晨,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山水、享受自然的惬意心情,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即以“抛卷寻春春尚早”引入,既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诗中虽有对年华渐逝的隐忧,但更多的是对悠闲生活的享受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欲招坡老共支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象征着人生旅途中,朋友的相互扶持。在接下来的“江山犹浩荡,精爽定飞腾”,则展现了诗人对壮丽自然与清新空气的赞叹,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非关筋力减,闲坐看人登”,则是对人生状态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虽年长却心态平和,宁愿静坐观察他人,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正是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谊、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豁达、悠闲的生活态度,传递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诗中提到的“六和塔”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杭州
c) 南京
d) 上海
“抛卷寻春春尚早”中“抛卷”是什么意思?
a) 放下书本
b) 读书
c) 打开卷轴
d) 学习新知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a) 忧愁
b) 急躁
c) 悠闲
d) 忽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临江仙》的艺术魅力和诗人所蕴藏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