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40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花帽铢来重,绡裳水样秋。
强行终较嬾,妍唱却成羞。
鹦鹉栖葱指,芙蕖载锦舟。
休看小儿社,只益老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小儿社的景象。花帽沉重,绡裳如水般清凉,秋天的气息弥漫。小孩们虽然努力表演,但总显得懒散,欢快的歌声反而让人感到羞愧。鹦鹉栖息在葱郁的指尖,荷花则在华丽的船上摇曳。可惜这样的欢乐场面,只能让老人感到更多的忧愁。
典故解析: 小儿社是古代地方神祭祀活动,通常伴随游玩和欢庆。诗中通过描述小孩们的活动,反映出成年人对快乐与纯真的怀念和惆怅。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之,南宋著名诗人,以自然题材和清新风格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儿童和家庭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成年人的一种矛盾情感,即对童年欢乐的怀念与生活压力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小儿社的欢庆场景,然而在欢快的表象下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愁。诗人用“花帽铢来重”开篇,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暗含了这种欢乐的负担;而“绡裳水样秋”则营造出一种清爽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强行终较嬾,妍唱却成羞”展现了孩子们的努力与无力,并引发成年人对快乐的羡慕与惆怅。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即使在欢乐中也难免感到孤独与忧愁的情感。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在欢乐的表象下,成年人对生活的困惑和对逝去童年的怀念,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帽”象征什么?
“妍唱却成羞”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小儿社”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这些内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观迎神小儿社》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