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22:27
不识荼蘼恨杀人,
野花香里度芳辰。
寄牋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说自己不识别荼蘼花,心中感到无比惋惜,仿佛是被春天的香气所迷惑。在这香气四溢的时节,他写信给东皇(春神),却对今年的春天毫不在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荼蘼在古代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诗中提到东皇,暗指古代对春天的神话崇拜,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期盼。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杨万里的《野荼蘼二首》以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诗的开头,“不识荼蘼恨杀人”,诗人通过对荼蘼花的不识别,表现出对春天的无奈与惋惜。荼蘼花的香气四溢,令人沉醉,却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流逝。在这一句中,诗人以“恨杀人”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情感深沉而强烈。
接下来,“野花香里度芳辰”,说明在这春香扑鼻的时节,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但同时也意识到时光的无情。诗中的“寄牋为报东皇道”,表明诗人试图通过文字与东皇(春神)沟通,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期盼。然而,最后一句“不理今年一个春”,则显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失落,仿佛对今年春天的到来毫无感觉,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乏味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失落,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荼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花
C. 一种果实
D. 一种动物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东皇”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野荼蘼二首》与杜甫的《春望》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杨万里更多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与失落,而杜甫则在春天的生机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不同情感的交织。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