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野荼蘼二首》

时间: 2025-04-22 23:22:27

诗句

不识荼蘼恨杀人,野花香里度芳辰。

寄牋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22:27

原文展示

不识荼蘼恨杀人,
野花香里度芳辰。
寄牋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说自己不识别荼蘼花,心中感到无比惋惜,仿佛是被春天的香气所迷惑。在这香气四溢的时节,他写信给东皇(春神),却对今年的春天毫不在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荼蘼:一种花,春天开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恨杀人:表达对春天错过的惋惜。
  • 芳辰:美好的时光,指春天。
  • 寄牋:写信,寄信。
  • 东皇:春天的神明,古代神话中指掌管春天的神。

典故解析: 荼蘼在古代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诗中提到东皇,暗指古代对春天的神话崇拜,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野荼蘼二首》以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诗的开头,“不识荼蘼恨杀人”,诗人通过对荼蘼花的不识别,表现出对春天的无奈与惋惜。荼蘼花的香气四溢,令人沉醉,却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流逝。在这一句中,诗人以“恨杀人”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情感深沉而强烈。

接下来,“野花香里度芳辰”,说明在这春香扑鼻的时节,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但同时也意识到时光的无情。诗中的“寄牋为报东皇道”,表明诗人试图通过文字与东皇(春神)沟通,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期盼。然而,最后一句“不理今年一个春”,则显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失落,仿佛对今年春天的到来毫无感觉,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乏味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识荼蘼恨杀人: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荼蘼花的陌生,感受到遗憾。
  2. 野花香里度芳辰:在香气四溢的春天中,诗人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3. 寄牋为报东皇道: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4. 不理今年一个春:尽管有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荼蘼花比作春天的象征,表现出春天的短暂。
  • 拟人:将东皇拟人化,赋予其春天的属性,使得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寄牋为报”和“不理今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失落,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荼蘼:象征春天的花卉,代表生命的复苏与美好。
  • 芳辰: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传达了对春天的珍视。
  • 东皇:春神的象征,代表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荼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花
    C. 一种果实
    D. 一种动物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D. 疲惫

  3. 诗中提到的“东皇”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野荼蘼二首》与杜甫的《春望》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杨万里更多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与失落,而杜甫则在春天的生机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不同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归宁途中即景 附家书后 月夜 瑞岩寺灵芝阁 小重山 铜峰叠翠 陈西崦挽词二首 其二 陈西崦挽词二首 其一 归至三衢怀芸庄兄留京 浙江亭 近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不胜其任 股肱耳目 解官 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旁推侧引 年谊世好 包含稚的词语有哪些 竿网 車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七生七死 泉路 懿言嘉行 利州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