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病中感秋》

时间: 2025-04-26 04:07:52

诗句

病中一刻抵三秋,况见西风再树头。

老去能禁几回病,秋来不为别人愁。

书惟梦觉疑僧榻,竹户凉侵似客舟。

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2

病中感秋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病中一刻抵三秋,况见西风再树头。
老去能禁几回病,秋来不为别人愁。
书惟梦觉疑僧榻,竹户凉侵似客舟。
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

白话文翻译:

在病中一刻就像经历了三个秋天,更何况看到西风又吹动了树梢。
年纪大了,能承受几次病痛,秋天的到来并不是为了让别人忧愁。
书中只是在梦中醒来,仿佛觉得自己躺在僧人的榻上,
竹窗的凉意侵袭而来,仿佛像是在客船上漂泊。
健康长寿才是真正的福气,否则仅仅是长寿也不需要继续活下去。

注释:

  • 病中:指在生病期间。
  • 三秋:三秋指的是秋天的三个阶段,形容时间的漫长。
  • 西风:秋天的风,给人带来凉意。
  • 老去:年纪大了。
  • 徒寿:空有长寿。

典故解析:

“梦觉疑僧榻”:这是指诗人在病中似乎梦到自己身处于僧人的卧榻上,表达了对病中无奈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生病期间,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健康和长寿的思考。秋天是一个象征成熟和衰老的季节,诗人用秋天的景象来反映自己的病痛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病中感秋》是一首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诗作,杨万里通过对秋天与病痛的描写,表现了在生命的晚秋时节,诗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病中一刻抵三秋”,以病痛的漫长感受映射人生的无常;而“秋来不为别人愁”则表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是内心的反思,而不是对他人感情的借景抒怀。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面对衰老与病痛时,诗人更是看透了生命的真实,强调健康与内心的宁静才是最大的福气。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病痛的漫长与秋天的萧瑟,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
    • 第二联反思老去与病痛的关系,强调对生活态度的改变。
    • 第三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病痛中的无奈与思考。
    • 第四联总结了对健康的看重,认为康宁才是真正的幸福。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比作秋天的凋零,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 拟人:西风吹动树梢,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情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健康与生命价值,表达了对长寿的看法,强调内在的康宁才是真正的福气。

意象分析:

  • 病痛:象征生命的脆弱。
  • 秋天:象征成熟与衰老。
  • 西风:代表时光流逝与自然变化。
  • 竹户: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病中一刻抵三秋”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病痛的漫长
    B. 秋天的美丽
    C. 时间的短暂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健康长寿”指的是什么? A. 只是活得久
    B. 生活的快乐
    C. 身体的健康与内心的宁静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秋天的不同情感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 岳州看黄叶 过庾信宅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侍宴蘘荷亭应制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岳州山城 南中赠高六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斗 彐字旁的字 公平合理 隶写 包含盘的成语 角字旁的字 接开头的成语 神气荒怪 新爱 屡迁 黑字旁的字 包含婢的词语有哪些 以人废言 安适如常 提手旁的字 闹喳 龙字旁的字 飘茵随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