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21:41
〔唐代〕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因诗杀亲 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名叫刘希夷,与宋之问年龄相仿,中过进士但无心仕途,也是一位诗人。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诗云:“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生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宋之问看到外甥这首尚未公之于众的诗后,赞不绝口,尤其喜爱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宋之问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刘希夷起初答应了,可不久又反悔,因为他实在难以割爱。宋之问恼羞成怒,为了将此诗据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可怜才华横溢的诗人刘希夷去世时还不到30岁。于是在《全唐诗》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刘希夷名下,收录了这首诗,题为《代悲白头翁》;在宋之问名下,也收录了这首诗,只是改了一下标题,将“洛阳女儿惜颜色”一句中的“洛阳”二字改成了“幽闺”,其余诗句一模一样。
作为文人,宋之问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
出生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712年),并无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
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 答田征君 】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 详情
【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 】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 详情
【 驾出长安(一作王昌龄诗) 】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 详情
【 息夫人 】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仍为泉下骨,不作... 详情
【 夜渡吴松江怀古 】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 详情
【 宴郑协律山亭 】 朝英退食回,追兴洛城隈。山瞻二室近,水自... 详情
【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 】 候晓踰闽峤,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 详情
【 燕巢军幕 】 北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故来呈燕颔,报道... 详情
【 题九州院双鹤 】 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可怜双白鹤,飞下... 详情
【 初承恩旨言放归舟 】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 详情
【 西施浣纱篇 】 西施旧石在,苔藓日于滋。几处沾妆污,何年... 详情
【 江行见鸬鹚 】 江畔鸬鹚鸟,迎霜处处飞。北看疑是雁,南客... 详情
【 鲁忠王挽词三首 其二 】 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 详情
【 度大庾岭 其二 】 城边问官使,早晚发西京?来日河桥柳,春条... 详情
【 初发荆府赠长史 】 □□□□□,□□□□□?仍随五马谪,载与... 详情
【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 详情
【 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 】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 详情
【 邓国太夫人挽歌 】 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悲端若能减,渭水... 详情
【 则天皇后挽歌 】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谁怜事虞舜,下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