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9:41
答田征君
宋之问 〔唐代〕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游历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山水的遥远和归家的迟缓,梦中似乎又回到了熟悉的嵩丘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嵩丘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山,与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象征着高洁和归隐的理想。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宋之问(649年-713年),字子京,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省。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中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之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山水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崇尚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答田征君》是一首意蕴深远的山水诗,诗人在游历之后,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依恋。首句“山游杳何处”,以“杳”字开篇,渲染了一种孤寂和遥远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山游的无尽与迷茫。接下来的“迟回伊洛间”,则将时空的界限拉得更远,表达了归家的迟缓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最后两句“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则通过梦境的描写,表现了对家乡的强烈向往,仿佛在梦中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通过“山游”和“归寝”的对比,突出了游历与归家的矛盾。此外,诗中还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梦境赋予了生命,使得对故乡的思念愈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古人对归属感和亲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伊洛”指的是( )。
A. 河流
B. 山脉
C. 城市
“归寝忽成梦”的意思是( )。
A. 回到家中
B. 进入梦乡
C. 感到困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宋之问的《答田征君》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通过月光营造出一种孤独感,而宋之问则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情感的基调却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