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14
长相思 月夜看花作
掩柴门,步篱门。
夜色茫茫碧一痕。
微酣过别村。
梨花繁,李花繁。
错道溪昏月又昏。
风吹银浪浑。
在夜晚,我轻轻关上柴门,走出篱笆门。
夜色朦胧,湖水泛出一丝青色的痕迹。
微微醉意中,经过一个村庄。
梨花盛开,李花也盛开。
在小路上迷失了方向,月光在溪水上晃动,显得更加昏暗。
微风拂过,水面波光粼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月夜、花开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慨,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抒情主题。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年-约1700年),清代诗人,字季常,号白庵,浙江人。陈维崧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长相思 月夜看花作》作于清代,正值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夜晚看花的情景,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夜色、花朵、水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诗人在夜晚走出柴门,仿佛是走入了一个梦境般的世界,夜色朦胧,水面泛着青色的光影,令人产生无限遐想。诗中提到的梨花和李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在这种美好之中,又夹杂着微醉的孤独和对往事的回忆。
“微酣过别村”,暗示着诗人或许正经历着某种情感上的离别,或是对故乡的思念。在夜色中,走错了路,仿佛也暗示着人生中的迷茫与无助。最后一句“风吹银浪浑”,则通过自然的变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情感真挚且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有哪些?
A. 桃花
B. 梨花和李花
C. 菊花
答案:B
诗人是在什么样的夜晚走出的?
A. 明亮的夜晚
B. 朦胧的夜晚
C. 暴风雨的夜晚
答案:B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迷茫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