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任师中任清江》

时间: 2025-04-26 13:15:02

诗句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四川。

去上作边吏,出入烽火间。

儒冠杂武弁,屈与氊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蔕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划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02

原文展示:

送任师中任清江 苏洵 〔宋代〕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今君吾乡秀,固已见四川。去上作边吏,出入烽火间。儒冠杂武弁,屈与氈裘言。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胸中芥蔕心,吹尽为平田。陈汤喜划胜,所至常纵观。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白话文翻译:

我高兴地送别任师中,羡慕你正值青春年少。就像一匹伏在马厩里的马,看着别人刚刚上鞍。你的奔腾在我眼前掠过,而我却在思索边疆的萧条。谁能想到你摆脱了我的束缚,傲然登上泰山之巅。你现在才开始担任县令,在大江边自由翱翔。大江上风波多,那浩渺的气势仿佛要翻覆一切。它浩荡地吞噬着广阔的田野,壮士的肝胆也为之开阖。人生最怕不出门,局限于一个小地方。没有见过大世面,就不懂得天地的广阔。现在你作为我们乡里的杰出人才,已经见到了四川的壮丽。去那里担任边疆的官吏,出入于烽火之间。儒生的帽子混杂着武士的装束,与穿着毛皮衣的人交谈。又要去南方的土地,面对汹涌的大浪。心中的芥蒂,被吹散成了平坦的田野。陈汤喜欢划船取胜,所到之处常常纵观全局。我想你到了那里,胸襟和胆识应当会豁然开朗。

注释:

字词注释:

  • 伏枥马:指在马厩中休息的马。
  • 萧条:指边疆的荒凉景象。
  • 羁:束缚。
  • 傲睨:傲视。
  • 大江干:大江边。
  • 开阖:指壮士的肝胆为之震动。
  • 局束:局限。
  • 一廛:指一个小地方。
  • 芥蔕心:心中的小障碍。
  • 陈汤:指陈汤划船。

典故解析:

  • 陈汤划胜:陈汤是汉代名将,此处用其划船取胜的典故,比喻任师中将有出色的表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诗文以议论见长,风格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送别任师中赴任清江时所作,表达了对任师中年轻有为的羡慕,以及对他未来仕途的期待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任师中的年轻有为和未来的广阔前景。苏洵以“伏枥马”比喻任师中的潜力,以“傲睨登太山”形容他的志向高远。诗中对大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了任师中仕途的波澜壮阔。苏洵通过对任师中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我高兴地送别任师中,羡慕你正值青春年少。
  2.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就像一匹伏在马厩里的马,看着别人刚刚上鞍。
  3.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你的奔腾在我眼前掠过,而我却在思索边疆的萧条。
  4.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谁能想到你摆脱了我的束缚,傲然登上泰山之巅。
  5.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你现在才开始担任县令,在大江边自由翱翔。
  6.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大江上风波多,那浩渺的气势仿佛要翻覆一切。
  7.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它浩荡地吞噬着广阔的田野,壮士的肝胆也为之开阖。
  8.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人生最怕不出门,局限于一个小地方。
  9.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没有见过大世面,就不懂得天地的广阔。
  10.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四川。”:现在你作为我们乡里的杰出人才,已经见到了四川的壮丽。
  11. “去上作边吏,出入烽火间。”:去那里担任边疆的官吏,出入于烽火之间。
  12. “儒冠杂武弁,屈与氈裘言。”:儒生的帽子混杂着武士的装束,与穿着毛皮衣的人交谈。
  13.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又要去南方的土地,面对汹涌的大浪。
  14. “胸中芥蔕心,吹尽为平田。”:心中的芥蒂,被吹散成了平坦的田野。
  15. “陈汤喜划胜,所至常纵观。”:陈汤喜欢划船取胜,所到之处常常纵观全局。
  16.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我想你到了那里,胸襟和胆识应当会豁然开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有如伏枥马”、“傲睨登太山”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任师中的形象和志向。
  • 拟人:如“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赋予大江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如“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语言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祝福,通过对任师中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伏枥马:比喻任师中的潜力。
  • 大江:象征任师中仕途的波澜壮阔。
  • 太山:象征高远的志向。
  • 烽火:象征边疆的艰苦。
  • 大浪:象征未来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伏枥马”比喻什么? A. 任师中的潜力 B. 任师中的志向 C. 任师中的困境 D. 任师中的成就

  2. 诗中“傲睨登太山”表达了什么? A. 任师中的谦逊 B. 任师中的高远志向 C. 任师中的困境 D. 任师中的成就

  3. 诗中“大江多风波”象征什么? A. 任师中的潜力 B. 任师中的志向 C. 任师中的困境 D. 任师中的成就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了苏轼的豪放和对自然的热爱。
  •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表达了苏辙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苏洵的《送任师中任清江》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但苏轼的作品更加豪放,而苏洵的作品更加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集》:收录了苏洵的诗文作品,是研究苏洵文学的重要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对理解宋诗的风格和特点有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胡长文给事挽词三首 其三 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今日茉莉渐过 中秋清晖阁静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赏月 题易元吉獐猿两图 瑞香花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十 立春 吴歈一首送丘宗卿自平江移会稽 欲雪 清明日狸渡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字旁的字 不声不气 当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巛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冶叶倡条 尊公 士字旁的字 异代之交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凵字底的字 水天一色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流滞 包含甓的词语有哪些 镀锡铁 伙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