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时间: 2025-05-17 18:58:39

诗句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8:58:39

原文展示:

人道秋中明月好,
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
今夜清光此处多。

白话文翻译:

有人说秋天的明月最为美好,
我想邀请你一同欣赏,这样的提议如何?
在华阳洞的秋坛上,
今夜的清辉在这里格外明亮。

注释:

  • 人道:人们说,指的是普遍的看法。
  • 秋中:秋天中。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团圆。
  • 欲邀:想要邀请。
  • 同赏:一同欣赏。
  • 华阳洞:地名,华阳是指华阳洞,可能是一个风景名胜区。
  • 秋坛:秋天的祭坛或聚会的地方。
  • 清光:清澈的月光。

典故解析:

“华阳”不仅是地名,也代表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华阳洞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诗中提及此地,暗示了诗人与友人聚会的氛围,蕴含着友谊和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关注民生而著称,常被称为“诗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中秋佳节,正值明月高悬之时,白居易在华阳洞中,感受秋夜的宁静与美好,便产生了与友人共赏月景的想法,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明月的欢愉之情。开头两句通过“人道”引入,既表现了人们对秋月的普遍赞美,又引发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回应。接下来的“欲邀同赏意如何”更直接地表明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渴望。

“华阳洞里秋坛上”将地点设定在一个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场所,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亲切的氛围。最后一句“今夜清光此处多”则是对当下情景的赞美,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华阳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向往,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道秋中明月好:人们普遍认为秋天的明月特别美好。
  2. 欲邀同赏意如何:我想邀请你一起欣赏,觉得怎么样?
  3. 华阳洞里秋坛上:在华阳洞的秋坛上。
  4. 今夜清光此处多:今夜这里的明月光辉格外明亮。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人道”与“欲邀”,“明月好”与“同赏意如何”,形成了工整的对仗结构。
  • 意象:月亮作为重要意象,象征着团圆与美好,华阳洞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秋天明月的赞美以及对朋友的邀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友谊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团圆、宁静和美好。
  • 华阳洞:代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
  • 秋坛: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人与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月是在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答案:C
  2. 诗人希望与谁一起赏月?

    • A. 家人
    • B. 朋友
    • C. 自己
    • D. 陌生人
    • 答案:B
  3. “华阳洞”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自然和文化
    • C. 财富
    • D. 历史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写月亮与思乡之情。
  • 《月下独酌》李白:表达对月亮的独自欣赏与酒意。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李白:白居易的诗多关注人情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诗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豪放不羁。这两位诗人在对待月亮的态度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月亮的美丽与深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春日閒居 春日即事 初冬即事 白虎行 六桥行 春归怨·问春为谁来 少年游(西湖) 六桥行 观潮行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二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魂野鬼 权欲熏心 凿龟数策 口字旁的字 深忧 反文旁的字 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墓木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付东流 偏端 相经 惕结尾的成语 返青 文武兼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