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30
狂言示诸侄
作者:白居易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
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
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
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这首诗的意思是:世上有人不认识字,我却在学习写作;世上有人不能做官,我却在官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人到老年,总会多病多苦,但我如今幸好没有疾病;人到老年,常常会忧虑烦恼,而我现在已经完成了婚嫁。我的内心安宁而不动摇,身体健康而无牵挂。所以过去十年来,我的身心都非常闲适。再说我快要垂老,所求的物品并不多。一件皮裘可以暖过冬,一顿饭可以让我饱足一整天。不要说我的住处狭小,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房间而已。何必有很多马匹呢,如果不能骑上两匹的话。如我这样幸运的人,世上大约有十分之七;如我这样知足的人,世上却几乎没有一个。旁观那些愚蠢的人,也能看出自己聪明的人常常失去得多。我不敢去评判他人,只能把这些狂言告诉我的侄子们。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喜爱,尤其是他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使得他的作品在唐代及后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安宁与知足,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种种经历与感悟,既是对自己生活的总结,也是对年轻一代的劝诫,鼓励他们珍惜当下。
《狂言示诸侄》通过白居易的自述,展现了他在生活中的满足与安宁。这首诗的开头通过对比,指出了他在社会地位与学识方面的幸运,接着谈到了衰老与健康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知足。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身体的健康,这两者才是真正的幸福。尤其在他即将步入老年之际,更是看淡了物质的追求,认为只需一件皮衣和一顿饭便可满足。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比如“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强调了在众多人的不幸中,自己是多么幸运,同时也借此反映出世人的贪婪与不满足。这种深邃的哲理性不仅仅体现在对自己的反思上,也向世人发出警示:知足常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蕴含着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既真实又充满智慧,值得深入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强调生活的简单与内心的平和。白居易通过自我的反思,提醒后辈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白居易的生活状态,也传达出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自己在官场的地位如何?
在诗中,白居易认为人到老年常常会遭遇什么?
白居易认为知足的人在世上有多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狂言示诸侄》相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体现了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忧虑。白居易的作品更注重生活的实际与内心的平和,而李白和杜甫则多展现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