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50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空山十日雪塞门,
天荒地老无行人。
芦花败絮不堪著,
山石夜裂苍皮皴。
奇寒中人僵赑屃,
樵汲路迷瓶粟既。
驾风万鹤危欲仙,
此腹久无烟火气。
家家暖入红麒麟,
谁肯问讯推柴荆。
洛阳令亦可人者,
惜哉史不书其名。
此公要亦非知我,
志士从前例寒饿。
倘令开口向凡儿,
宁忍春雷曲肱卧。
在空旷的山中,十天的积雪封住了门,
天地荒凉,老去无行人踪。
芦苇花败落如絮,不堪沾染,
山石在夜间裂开,苍老的皮肤皱缩。
在这奇寒之中,人像石龟般僵硬,
樵夫与取水的路都迷失在粟米的堆里。
驾驭风的万只仙鹤,危机四伏,欲求仙境,
但我腹中久无烟火之气。
每家每户都温暖如春,红色的麒麟火起,
谁愿意问候我,推开柴门?
洛阳的官员也能算人,
可惜历史上没有记载他的名字。
这位公子也不是知道我,
志士们从前的经历都是寒冷和饥饿。
如果让我开口对凡人说话,
宁愿忍受春雷中曲肱而卧。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冷的冬季,方岳在山中感受到孤寂和寒冷,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极其寒冷、孤寂的冬日场景,作者通过描写雪的积压、山林的荒凉,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寂静的氛围。诗中用“空山”、“雪塞门”、“无行人”来表现一种孤独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世间温暖与关怀的渴望。诗中提到“家家暖入红麒麟”,与自己“久无烟火气”的对比,突显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引发读者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最后,结尾的反思“倘令开口向凡儿,宁忍春雷曲肱卧”,更是将个人的志向与对世事的无奈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坚韧的生存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在孤独和寒冷中对温暖人情的渴求,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思。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