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1: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1:15:44
泥书下紫宸,公议协朝绅。
真主正图治,谏官今得人。
从容陪国论,憔悴恤天民。
大对如晁董,公尝素所陈。
在紫宸殿下泥书待呈,公议的事宜也与朝中士人相协商。
真心的君主正在谋划治国,谏议的官员如今也得到了贤人。
从容地参与国家的讨论,忧虑中却显得憔悴,心系百姓的疾苦。
答辩的言辞如同晁、董二位,您曾经常常提及。
作者介绍:赵抃,字公直,宋代诗人,擅长诗文,尤其在政治上有较高的造诣。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表达了对政治的关心与对民生的忧虑。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朝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民生困苦之际。赵抃以此诗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以及对新任谏官的期待,希望其能为民请命、辅佐明主。
《送范宪百禄赴阙》通过对范宪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新任谏官的期待与祝福,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首联以“泥书下紫宸”引入,暗示政务繁重,书信未达,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接着,诗人提到“真主正图治”,显示出对皇帝治国理政的支持,同时也强调谏官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贤能之士才能辅佐明君,进行有效治理。
在“从容陪国论”中,诗人描绘了谏官参与国政的冷静态度,但随之而来的“憔悴恤天民”则流露出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最后,提及“晁董”二人,表明诗人对历史贤能的追慕,期望新任者能继承他们的志向与风范。整首诗简洁而深邃,言辞中透出深厚的历史感和政治使命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表现了诗人对新任谏官的寄托,希望其能为国家和百姓作出贡献,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对贤能之士的渴望与呼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宸”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谏官今得人”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