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张彦辅赴阙》

时间: 2025-05-07 11:26:13

诗句

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

君行入脩门,披胆谒至尊。

问君此去谈何事,袖有谏书三万字。

明堂封禅不要论,智名勇功非所敦。

愿言中兴圣天子,脩政攘夷从此始。

深仁大义天与通,农桑万里长春风。

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

一朝决策向中原,著鞭宁许他人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26:13

原文展示

送张彦辅赴阙
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
君行入脩门,披胆谒至尊。
问君此去谈何事,袖有谏书三万字。
明堂封禅不要论,智名勇功非所敦。
愿言中兴圣天子,脩政攘夷从此始。
深仁大义天与通,农桑万里长春风。
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
一朝决策向中原,著鞭宁许他人先。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握着手,依依不舍地送你,千里之路漫漫。
你走进了皇宫,披上勇气去拜见至尊。
问你此行是为何事,袖中藏有三万字的谏书。
关于明堂封禅的事就不必提了,智慧、名望和勇功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我希望能够中兴圣明的天子,从此开始修政、抵御外敌。
仁义与天意相通,农业和桑蚕在万里长空中迎来春风。
朝政清明,军律整肃,边疆安宁如卧虎般静默。
一旦有决策朝中原方向而去,驾鞭时绝不许他人先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草:匆忙、急促的样子。
  • 脩门:指皇宫的门。
  • 披胆:披上勇气,表示勇敢。
  • 谏书:对君主的劝谏书信。
  • 中兴:复兴、重振。
  • 农桑:指农业与桑蚕,象征着百姓的生计和国家的富强。

典故解析:

  • 明堂封禅:古代帝王举行的祭天仪式,象征国家的兴盛与安定。
  • 卧哮虎:比喻边疆安静,和平安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仲明,号晦庵,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深远影响了后世,尤其是对儒学的阐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熹送别朋友张彦辅赴京任职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诗中流露出对政治理想和国家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开篇用“执手何草草,送君千里道”引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接着,朱熹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探讨张彦辅此次赴京的意义,强调了政治理想与责任。诗中提到的“三万字谏书”不仅是对君主的忠告,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朱熹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中兴圣天子”,显示了他渴望国家强盛、政治清明的愿望。他的理想中,仁义与天意相通,国家能够实现富强与安宁。最后,诗人以“著鞭宁许他人先”结束,体现了他对友人前程的鼓励与期待,充满了激昂的斗志。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朱熹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对政治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执手何草草:握手的时间短促,表现出惜别之情。
  • 送君千里道:为朋友送行,意指即使路途遥远,仍然愿意相送。
  • 君行入脩门:指友人走进了皇宫,象征着走向新的职责。
  • 披胆谒至尊:勇敢地去拜见皇帝,暗示着对国家的忠诚。
  • 问君此去谈何事:询问友人赴京的目的。
  • 袖有谏书三万字:隐喻着友人携带的劝谏书信,体现出政治责任。
  • 明堂封禅不要论:对古代祭天之事不屑一顾,强调实际政治。
  • 智名勇功非所敦:不追求个人的名声与功绩。
  • 愿言中兴圣天子:希望能帮助恢复明主。
  • 脩政攘夷从此始:修正政治,抵御外敌,从此开始。
  • 深仁大义天与通:提到仁义与天意的共鸣。
  • 农桑万里长春风:寓意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 朝纲清夷军律举:描述朝政清明,军队有秩序。
  • 边屯不惊卧哮虎:比喻边疆安宁,和平状态。
  • 一朝决策向中原:一旦有决策,行动果断。
  • 著鞭宁许他人先:强调对友人的支持与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明堂封禅”与“智名勇功”,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卧哮虎”形象生动,传达了边疆的安宁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强调仁义、政治清明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的理想主义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草:代表急促的离别。
  • 脩门:象征权力与地位。
  • 谏书:代表忠诚与责任。
  • 明堂封禅:象征国家的祭祀与兴盛。
  • 长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袖有谏书三万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个人的抱怨
    • B. 对国家的忠告
    • C. 对友人的祝福
  2. “明堂封禅”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

    • A. 个人名利
    • B. 国家祭祀与兴盛
    • C. 个人情感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伤感
    • B. 激昂
    • C.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熹的《送张彦辅赴阙》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更关注政治理想与责任,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熹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香(寿筠塘内子) 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木兰花慢(重游虎丘) 鹧鸪天·化度寺作 探芳信 高阳台(寿毛荷塘) 探春慢(龟翁下世后登研意) 水龙吟(寿嗣荣王) 花心动·入眼青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刈蓍亡簪 衣宽带松 户字头的字 你死我活 包含弘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敝车羸马 包含棹的词语有哪些 珍品 谩骂 片口张舌 袁绍 包含随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原创 龙门点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