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陶拟古九首》

时间: 2025-04-26 16:14:27

诗句

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27

和陶拟古九首

原文展示

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白话文翻译

这片海域杂居着蛮族,礼仪和风俗早已残缺不全。
我在这偏僻的地方生活已久,愿意先从穿着打扮开始改变。
衣服和冠帽若有耻辱,那还用在脸上做什么呢?
我东邻有一位读书人,曾寄书于贤良的地方。
他回家后侍奉亲友,每一步走都显得端庄。
我感慨地看着世俗,叹息却不敢批评。
在远方的乌鸢中,见到这孤独的飞翔的鸾鸟。
渐渐地能穿上皮衣,才明白寒冷的苦楚。

注释

  • 海康:指海的安宁,这里指代海域的安宁与人们的生活。
  • 杂蛮蜑:指的是蛮族与渔民,表明当地的习俗混杂。
  • 礼俗久未完:礼仪和风俗已经很久没有完善了。
  • 闾阎:偏僻的居所或地方。
  • 衣冠一有耻:衣服和头冠一旦有了耻辱。
  • 东邻有一士:邻居有一位读书人。
  • 跬步行必端:每一步走路都很端正。
  • 提提乌鸢中:在空中飞翔的乌鸢。
  • 孤翔鸾:孤独飞翔的鸾鸟,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和仲,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其诗词作品广泛流传,涵盖了山水、田园、咏史等题材。他倡导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在生活中感受到社会风俗的混乱与个人理想的冲突后创作的。陶渊明的作品影响了苏轼,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呈现了他对当时社会风俗的思考与批判。诗中通过对比传统礼仪与当下混杂风俗,展现了诗人对礼教缺失的痛心。他居住在偏僻的地方,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渴望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引导周围人回归礼仪。诗中用“衣冠”作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在外表和内心之间的矛盾。读书人的端庄形象与诗人的自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最后提到孤翔的鸾鸟,象征着高尚而孤独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愤懑与无奈,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努力。通过写作,苏轼不仅是在反思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对道德理想的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康杂蛮蜑:描述了海域安宁却夹杂着蛮族,表现出社会的复杂性。
  2. 礼俗久未完:指社会的礼仪和风俗已经残缺不全,表达对传统的失落感。
  3. 我居久闾阎:强调自己在偏僻地方的生活,暗示孤立无援。
  4. 愿先化衣冠:渴望从自身的外在开始改变,体现出自我修养的决心。
  5. 衣冠一有耻:说明外在的服饰与内心的耻辱感相联系。
  6. 东邻有一士:通过邻居的形象来对比,展现理想的生活状态。
  7. 跬步行必端:强调端庄的行为是内心修养的体现。
  8. 慨然顾流俗:诗人对现状的感慨与无奈。
  9. 提提乌鸢中:描绘乌鸢在空中飞翔,象征生活的自由与孤独。
  10. 渐能衣裘褐:逐渐适应生活,体悟到社会的艰辛。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读书人与自己的处境,突显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乌鸢与鸾鸟的意象交替,象征着高尚情操与世俗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对社会风俗的反思,表达了对传统礼仪的渴望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传达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康:象征安宁的环境。
  • 蛮蜑:代表混杂的社会风俗。
  • 衣冠:象征外在的礼仪与内心的耻辱。
  • 孤翔鸾:象征高洁与孤独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陶拟古九首的作者是?

    • A. 陶渊明
    • B. 苏轼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东邻有一士”指的是?

    • A. 一位隐士
    • B. 一位读书人
    • C. 一位商人
  3. 诗中“渐能衣裘褐”的意思是?

    • A. 渐渐穿上华丽的衣服
    • B. 渐渐适应苦寒的生活
    • C. 渐渐变得富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比,苏轼的诗虽然同样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却更加强调个人修养与世俗环境的冲突。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注》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查询

乐春吟 首尾吟 其五十七 策杖吟 笺年老逢春八首 其六 这般意思难名状 安分吟 首尾吟 其二 伤二舍弟无疾而化二首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后图即事三首 重阳前一日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不勤而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游闲公子 听诊 馬字旁的字 洗手奉公 狼号鬼叫 包含幔的词语有哪些 逾淮之橘 示字旁的字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放虎自卫 按开头的成语 命蒂 幾字旁的字 倒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