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陶饮酒二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7-27 23:37:57

诗句

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

一朝传两翅,乃得黏网悲。

啁啾同巢雀,沮泽疑可依。

赴水生两壳,遭闭何时归。

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

幸此未化间,有酒君莫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7:57

原文展示

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
一朝传两翅,乃得黏网悲。
啁啾同巢雀,沮泽疑可依。
赴水生两壳,遭闭何时归。
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
幸此未化间,有酒君莫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两只虫子,贪婪地吃着树叶,仰望天空渴望能飞翔。某一天,虫子得到了翅膀,却又被网捕住,感到悲伤。啁啾的鸟儿在同一个巢里,不知道沼泽中是否可以栖息。两只虫子都掉进了水里,何时才能回归?这两只虫子到底是谁呢?我笑着,万念俱灰。幸好在变成虫之前,有酒可饮,朋友们不要错过。

注释

  • 蠢蠕:形容虫子慢慢地爬行。
  • 慕高飞:渴望飞翔。
  • 一朝:某一天。
  • 黏网:指捕虫的网。
  • 啁啾:小鸟的鸣叫声。
  • 沮泽:湿地,水边的地方。
  • 赴水生两壳:掉进水里,可能指水生的蜗牛或贝类。
  • 遭闭:被关住,无法自由。
  • 二虫竟谁是:两只虫子到底是谁呢。
  • 一笑百念衰:一笑而使百般想法消逝。
  • 未化间:尚未变成其他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但在文学上却获得了极高的成就。苏轼以其豪放、清新而富有个性的诗词闻名于世,尤其擅长词、诗和散文。

创作背景:此诗是苏轼在朋友聚会时吟诵的,借虫与鸟的悲欢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和人生的磨难后,苏轼通过饮酒来寻找内心的安慰和快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虫子和鸟儿的生命体验,展现了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在开头,诗人用“蠢蠕食叶虫”来描绘那些不知自我命运的生物,体现了生物的无知和对高飞的向往。接着,虫子获得了翅膀,但却被网捕住,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诗中的“啁啾同巢雀”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环境的思考,鸟儿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对归属的渴望。而“赴水生两壳”则引出了生存的艰难与不易,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变幻。

最后两句“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感慨,虽然人生充满了困惑和无奈,但“有酒君莫违”则是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回应,呼唤朋友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蠢蠕食叶虫:形象地描绘出虫子的形态和行为,暗示其生活的单调。
  2. 仰空慕高飞:展示了虫子对自由的渴望,暗喻人类对理想的向往。
  3. 一朝传两翅:虫子得到了翅膀,象征获得了自由的可能。
  4. 乃得黏网悲:却被困住,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 啁啾同巢雀:鸟儿的鸣叫声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好。
  6. 沮泽疑可依:对栖息地的怀疑,反映了生命的脆弱。
  7. 赴水生两壳:回归自然,可能暗示生命的轮回。
  8. 遭闭何时归:无奈的感叹,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9. 二虫竟谁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体现了哲学的思考。
  10. 一笑百念衰:轻松一笑,万般忧虑随之消散。
  11. 幸此未化间:在变化之前,珍惜当前的快乐。
  12. 有酒君莫违:劝友人享受当下,不要错过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虫子与人的关系比喻生命的无奈,鸟儿象征理想与自由。
  • 拟人:虫子和鸟儿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虫与鸟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的渴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倡导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的卑微与无奈。
  2. :象征自由与理想。
  3. :代表生命的依附与养分。
  4.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5. :象征快乐与享受,即便在困境中也要寻找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蠢蠕食叶虫”表现了虫子的什么特点?

    • A. 聪明
    • B. 懒惰
    • C. 单调
  2. 诗中虫子得到了什么?

    • A. 美食
    • B. 翅膀
    • C. 朋友
  3. “有酒君莫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失望
    • B. 享受当下的快乐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探讨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与人生哲学。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陶饮酒二十首》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前者更具哲理思考,后者则侧重于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查询

寄王赞学 上方 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 戏题试衫 寓笔 洛中三首 虞乡北原 喜山鹊初归三首 偶书五首 贺翰林侍郎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告哀乞怜 零陵 立字旁的字 犬马之诚 秦鹿 流落风尘 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耦 作生 包含语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矿术 残羹冷炙 鹿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声势熏灼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