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3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背风迎雨流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双溪的明月照耀着荷叶,清冷的光辉偏偏洒在这双荷叶上。那双荷叶的红心还没有相遇,而绿衣却悄然结成。迎着风,背着雨,荷叶上的露珠滑落。轻舟短桨,在秋天来临之前就折了。秋天尚未到,烟雾缭绕的鬓发还没有梳理好,玉杯也微微有些缺损。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大自然的美景成为了他抒发情感的载体,反映出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
《双荷叶》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开篇以“双溪月”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光清冷而明亮,照耀着荷叶,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通过“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表达了对生命的眷恋与美好的期待,荷叶的绿与花心的红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未完成的美好与渴望。
“背风迎雨流珠滑”则展现了荷叶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姿态,映衬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此时,诗人似乎在对比自己的人生遭遇,尽管身处逆境,依然保持着面对生活的勇气。
最后提到的“烟鬟未上,玉杯微缺”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生活中的不完美与流逝的光阴。整首词在抒情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情感真挚而深邃,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以及对生活流逝的感慨。
“双溪月”中的“月”主要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清冷与孤独
C. 美好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红心未偶”意指:
A. 荷花的心未开放
B. 荷叶尚未成荫
C. 生命的美好尚未实现
诗中的“轻舟短棹”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A. 悠闲与宁静
B. 旅途的疲惫
C. 生活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