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4:5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4:50:47
汉祀应祥开,鲁郊西狩回。
奇音中钟吕,成角喻英才。
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
若惊能吐哺,为待凤凰来。
汉朝的祭祀应当祥和开阔,鲁国的郊野猎归时正好。
奇妙的音律在钟和吕之间流转,象征着杰出的人才。
画像悬挂在仙人阁上,藏书堆积在帝王的台阶里。
如果能够惊动,便将能有吐哺之能,等待着凤凰的降临。
李峤(约775年-835年),字子华,号白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太宗时期的文人,因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而受到后人推崇。
《麟》作于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文人之间常以诗歌抒怀,表达对贤才的期待与国家的美好愿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麟》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深意的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景象,强调了国家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开篇提到的“汉祀应祥开”,不仅仅是对汉代祭祀的描绘,更象征着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接下来的“鲁郊西狩回”,则是对文人雅士生活的描写,体现了古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在诗的中间部分,李峤通过“奇音中钟吕”描绘了音乐的和谐,暗示着人才的聚集与发展。“成角喻英才”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人才如同成角的乐器一般,若能被发现与培养,将会发出更为动人的声音。
后两句则强调了文化的积累与对贤才的期待。通过“画像临仙阁”,展现了对艺术与文化的重视,而“藏书入帝台”,则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最后一句“若惊能吐哺,为待凤凰来”,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借用凤凰的意象,强调了对人才涌现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又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与人才的渴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对贤才的重视与对文化的崇尚,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汉祀应祥开”中的“汉”指的是哪个朝代?
“若惊能吐哺”中的“吐哺”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着什么?
李峤的《麟》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但李峤更侧重于对人才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关注于国家的现实困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