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2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22:19
田
李峤〔唐代〕
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
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
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
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贡禹在书信中怀念着那一天,张衡在赋诗的时候。
杏花在凤车旁盛开,菖蒲的叶子如龙的鳞片般铺展。
丰收的麦子两侧显得格外秀丽,嘉禾也同样饱满而新鲜。
谁能知道帝王的权力,击打土地的人依然安于贫困的生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贡禹和张衡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中通过他们的名字,展现了对文学与文化的追求与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农田与丰收,反映了对自然和生活的尊重。
作者介绍
李峤,唐代著名诗人,字季长,号澄心,陕西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田园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力与财富的反思。
这首《田》以田园生活为主题,展现了农作物的丰饶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的前两句通过贡禹和张衡的典故,引入了文化与文学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文人的崇敬。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杏花开凤轸”和“菖叶布龙鳞”,将自然景物与权贵的象征联系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四句中,诗人用“瑞麦”和“嘉禾”描绘了丰收的喜悦,传达了对农田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满足。然而,最后两句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表达了对权力的质疑与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揭示了普通人与帝王之间的巨大差距。整首诗在描写美好田园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对社会权力的不满,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贡禹和张衡分别是哪一时期的文学家?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诗中“瑞麦”象征什么?
A. 贫困 B. 丰收 C. 战争
“宁知帝王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权力 B. 财富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峤的《田》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更关注动荡的社会背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