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翁吟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7-30 11:48:33

诗句

一身无碍竺乾翁,遍圆身世戒身同。

船师从我乘桴去,顽空中与指真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1:48:33

原文展示:

八翁吟十首 其八 张载 〔宋代〕 一身无碍竺乾翁,遍圆身世戒身同。 船师从我乘桴去,顽空中与指真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竺乾翁的智者,他身心无碍,能够圆满地看待世间万物,并以此为戒。他邀请船师随他一起乘船离去,在虚空中指出真正的空性。

注释: 字词注释:

  • 竺乾翁:可能指一位智者或高僧,具体身份不详。
  • 遍圆身世:指能够圆满地看待和理解世间万物。
  • 戒身同:以此为戒,即以圆满看待世间万物为戒律。
  • 船师:指船夫或导航者。
  • 乘桴:乘坐小船。
  • 顽空:佛教术语,指顽固的空性,即真正的空性。
  • 指真空:指出真正的空性。

典故解析:

  • 无具体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竺乾翁”和“顽空”“真空”等词汇,均与佛教思想有关,可能涉及佛教的空性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探讨人生哲学和佛教思想时所作。 创作背景: 张载在宋代社会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冲突,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智者竺乾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诗中的“一身无碍”和“遍圆身世”展现了智者超脱世俗的境界,而“船师从我乘桴去”则象征着追随智者探索真理的旅程。最后两句“顽空中与指真空”则深刻地揭示了佛教的空性哲学,即在虚空中寻找真正的空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哲学修养和文学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身无碍竺乾翁”:描绘竺乾翁身心无碍,超脱世俗。
  2. “遍圆身世戒身同”:智者能够圆满地看待世间万物,并以此为戒。
  3. “船师从我乘桴去”:邀请船师随他一起乘船离去,探索真理。
  4. “顽空中与指真空”:在虚空中指出真正的空性,即佛教的空性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身无碍”比喻智者超脱世俗的境界。
  • 象征:“船师从我乘桴去”象征追随智者探索真理的旅程。
  • 对仗:“遍圆身世戒身同”中的“遍圆”与“戒身”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人生和宇宙的真理,通过智者竺乾翁的形象,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竺乾翁:智者的形象,象征超脱和智慧。
  • 遍圆身世:圆满看待世间万物的境界。
  • 顽空:顽固的空性,即真正的空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竺乾翁”是指什么? A. 一位智者 B. 一位高僧 C. 一位船师 D. 一位皇帝 答案:A

  2. “遍圆身世戒身同”中的“遍圆”是什么意思? A. 圆满看待世间万物 B. 遍历世间万物 C. 圆满的戒律 D. 遍历戒律 答案:A

  3. “顽空中与指真空”中的“真空”是指什么? A. 真正的空性 B. 虚空 C. 顽固的空性 D. 空无一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探讨空性哲学,与本诗有相似之处。
  • 苏轼的《赤壁赋》:探讨人生哲学,与本诗有相通之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本诗对比,均探讨空性哲学,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
  • 苏轼的《赤壁赋》与本诗对比,均探讨人生哲学,但苏轼的赋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载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哲学》:深入了解佛教的空性哲学,有助于理解本诗的深层含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即事 其十三 过苏州 其六 黄慎之自闽见访夜坐对酌怅然有感四首 其二 遣兴 其二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题竹木石图 其一 秋日即事 其四 忆王孙十二首  其一 集句 送李子庚之金陵 摸鱼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牙学语 草率收兵 包含巴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时异势殊 一井 包含挞的词语有哪些 脚乘 板官 脚跟无线 走之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浅见寡识 天府之国 包含庶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逻所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