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白发》

时间: 2025-05-18 10:41:19

诗句

白发千梳昼景暄,乌瓶一啜夜窗寒。

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0:41:19

原文展示:

白发千梳昼景暄,乌瓶一啜夜窗寒。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白话文翻译:

整日梳理白发,白昼的阳光温暖;夜晚在寒冷的窗边,从黑色的瓶中饮茶。在庙堂中勤奋苦读,而茅屋中则静谧安宁;人们的心境竟是如此不同。

注释:

  • 白发千梳:形容白发多,需要多次梳理。
  • 昼景暄:白天的阳光温暖。
  • 乌瓶:黑色的瓶子,这里指装茶的瓶子。
  • 一啜:一口饮下。
  • 庙堂:指朝廷或官府,这里指读书或工作的场所。
  • 茅斋:简陋的居所,指诗人的住处。
  • 不见人心是两般:指人们的心境或态度有很大的差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质朴,思想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载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庙堂与茅斋的不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庙堂与茅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白发千梳”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而“乌瓶一啜夜窗寒”则传达了夜晚的孤寂与清冷。后两句通过庙堂与茅斋的对比,揭示了人心复杂多变,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千梳昼景暄”:诗人以白发为象征,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昼景暄则暗示了白天的温暖和宁静。
  • “乌瓶一啜夜窗寒”:夜晚的孤寂与清冷通过乌瓶和夜窗寒来体现,一啜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庙堂勤苦茅斋静”:庙堂与茅斋的对比,揭示了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 “不见人心是两般”: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人心复杂多变的深刻认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昼夜、庙堂与茅斋的对比,突出了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
  • 象征: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乌瓶和夜窗寒则象征夜晚的孤寂与清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环境和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
  • 乌瓶:象征夜晚的孤寂与清冷。
  • 庙堂与茅斋:象征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发千梳”象征什么? A. 岁月的流逝 B. 人生的老去 C. 生活的艰辛 D. 心灵的平静 答案:A、B

  2. “乌瓶一啜夜窗寒”中的“乌瓶”象征什么? A. 夜晚的孤寂 B. 生活的清贫 C. 心灵的平静 D. 人生的老去 答案:A

  3. 诗中庙堂与茅斋的对比表达了什么? A. 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 B. 生活的艰辛 C. 岁月的流逝 D. 心灵的平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比江南与北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载的《白发》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前者侧重于表达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后者则侧重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载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了解张载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引 乌夜啼 将行 乌夜啼 其二 乌夜啼 乌夜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諠客夺主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幺字旁的字 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对话 貝字旁的字 避井入坎 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麦字旁的字 阐幽抉微 筋疲力敝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遗形忘性 阀阅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交举 分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