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04:43
点绛唇·春愁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
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这首词的意思是:香气在金炉中渐渐冷却,我梦回到那鸳鸯帐中,剩下的淡淡香气依旧。可惜再无人来询问我的情况,只能在一枕江南的恨意中沉睡。身体消瘦,不再写作,唯觉春天的衣衫渐渐褪去。清明节快到了,杏花的花瓣已经吹尽,傍晚的东风愈发紧促。
作者介绍:赵鼎(1086-1155),字仲明,号德庵,宋代著名词人,因在南宋建立后曾任宰相而著称。他的词风细腻婉约,情感真挚,常常表现个人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赵鼎政治生涯的动荡期,他因北方金国的战争而身处困境,内心深感失落与惆怅。词中所表达的春愁,正是他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点绛唇·春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孤独。词的开头“香冷金炉”,以香气的冷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梦回鸳帐余香嫩”,不仅表现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更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使得情感更加真切。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一句,表达了词人对孤独的深切体会,以及对失去爱情的无奈。这里的“江南恨”,不仅是对人事的惋惜,也暗示着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深邃而丰富。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通过身体的消瘦与衣衫的褪去,隐喻了词人因愁苦而导致的生活状态。这里表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及春天美好景象的消逝。
最后一句“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通过杏花的凋零与东风的紧促,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进一步加深了全词的愁绪。
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深沉的思考,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宋代词人特有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愁苦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词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词的作者是谁?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薄暮东风紧”中“东风”象征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作品在情感主题上与赵鼎的《春愁》相似,都体现了对失去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