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5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53:56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闲思宇宙内,何物不由天。
定分不移易,劳心徒充捐。
鹏飞九万里,松寿一千年。
斥鷃与朝菌,逍的亦自然。
在宇宙之间闲思,何物不是由天所主宰?
既然分定了,变化也不容易,费心劳神也是徒然。
大鹏展翅飞行九万里,松树的寿命则可活到一千年。
而那斥鷃(小鸟)和朝菌(短命的菌类),自在地活着也是自然的。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宋代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因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推崇儒家思想,重视历史的教训与道德教育。
这首诗写于司马光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诗中以对比的方式,探讨了命运与自由,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中,司马光通过对宇宙与生命的观察,探讨了人类命运的不可控与自然的自由。开头两句“闲思宇宙内,何物不由天”,直接表明了他对天命的认同,强调了万物皆由天所主宰,人生的努力与挣扎在某种程度上是徒劳的。接下来的“定分不移易,劳心徒充捐”,进一步阐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人力的反思。
在后面的比喻中,鹏鸟的远飞与松树的长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鹏象征着高远的志向,而松则代表着坚韧与历久弥新的精神。最后提到的“斥鷃与朝菌”,则用以强调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规律,表达了对生命不同阶段的接受与理解。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司马光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让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反映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大鹏飞行的距离是多少?
诗中“松寿一千年”是用来象征什么?
“斥鷃与朝菌”对比了什么?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