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10
蓄眼心如熏,幸遇尧舜君。
胡不力耕凿,康衢歌放勋。
岂有有虞弦,不被南风薰。
天地有所憾,群圣补救勤。
夙夜犹病诸,正谓常殷殷。
吁嗟兮薄俗,藉口于子云。
我的心中如同蓄积着温暖的烟,幸好遇到了像尧舜这样的明君。
为什么不努力去耕作和开凿,唱着康衢之歌来展现功绩呢?
难道有虞氏的弦乐,不能被南风所熏陶?
天地之间有一些遗憾,众多圣贤都在勤勉地补救。
日夜仍然感到病痛,这正是所谓的常常殷勤。
唉,面对薄俗,真是借口于孔子的言论。
过鸣冈,清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对社会时局有深刻的思考。其诗风清新,常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时事的忧虑。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矛盾激化、士人思潮活跃的时期。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政治的关切和对理想治理的渴望。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六》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国家的向往。通过对尧舜明君的怀念,诗人强调了贤明统治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对当时政治腐败和世俗风气的深切忧虑。
诗中“胡不力耕凿,康衢歌放勋”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提倡,呼唤人们应当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岂有有虞弦,不被南风薰”则是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暗示良好的文化应当受到良好环境的滋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诗人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在劝诫那些沉迷于世俗之人的反思与觉醒。诗中多次使用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全诗围绕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明君治国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通过对古代贤明统治者的怀念,诗人呼唤人们应当扭转当下的世俗风气,共同努力,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诗中提到的明君是谁?
“胡不力耕凿”意味着什么?
诗中“天地有所憾”主要指什么?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