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02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作者:赵鼎 〔宋代〕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
肠欲断,头应白。
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
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在这秋天阴沉的日子里,西风送来细雨,笼罩着大地。
我凄凉地望着天边的鸿雁,字数不多,便如同夕阳投射在沙滩上。
我试着问,故乡究竟在哪儿呢?水天相接,迷失了南北的方向。
只有那远处一抹寒青的山色,隐约可见。
在这天涯路上,江上的旅客,心中感到愁苦。
想要断肠,白发已然显现。
徒然搔首叹息,年纪渐长,离愁别绪愈加深重。
但相信酒能消除忧愁,然而酒的行程却是有限,而情感却是无尽的。
于是我决定将长江水倒入酒杯,浇灌我的心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鼎,字彦芳,号梅溪,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歌风格多以豪放激昂、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丁未年(即宋理宗宝祐十年),赵鼎在南渡途中,感受到秋天的阴冷和对故乡的思念,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愁苦。
这首《满江红》是赵鼎在南渡途中创作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用秋天的阴沉和细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接着,诗人以“凄望眼征鸿几字”描绘出鸿雁南飞的画面,正是这种对故乡的思念让他感到孤独与无助。
在对故乡的思考中,诗人发出“试问乡关何处是”的感慨,表达了他在异乡迷失的状态。接下来的“水云浩荡迷南北”描绘出水天一色的广阔景象,映衬出诗人心中的迷茫与失落。此时,远处的寒青山色成为了唯一的慰藉,带着一丝希望与向往。
整首诗在后半段转向了酒的主题,诗人提到“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酒被赋予了消愁解闷的功能,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洒脱与无奈。最后一句“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将情感与自然景色融合,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的一面。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人生的哲思与反思,表现出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
描述了秋天阴沉的气候与细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诗人目送归雁,感受到一阵思乡之情,仿佛只剩下几字之遥。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质疑自己的故乡何在,广阔的水域使得方向感模糊不清。
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远处的山影成为唯一的慰藉,表现出一丝希望。
天涯路,江上客
描绘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诗人如同江上的旅客。
肠欲断,头应白
形象地表现出思乡的痛苦,白发象征着岁月无情。
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
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老年时的离愁别绪愈加深重。
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
酒被视为解忧的良方,但酒的消逝又让人感到无奈。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浇愁的豪情,体现出豁达的态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对酒的理解与寄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豪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惨结秋阴”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凄凉
C. 忧愁
D. 兴奋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雨
B. 鸿雁
C. 山色
D. 酒
诗中提到的“长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归属
C. 时间
D. 思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赵鼎的《满江红》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赵鼎更多地结合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是通过直接的情感抒发,展现出一份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