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5:14
《寄李公择郎中》
节旄淮畔脱秋风,
忽跨鲸鱼上碧空。
华秀两跗当重露,
文成五色在高桐。
江南又说衣冠盛,
廷右仍瞻礼乐隆。
朝睍既升淮海见,
瀌瀌雨雪自消融。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在淮河畔,秋风萧瑟,节旄(旗帜)轻扬,忽然间,像是跨上了鲸鱼,飞跃到碧蓝的天空。华美的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艳,色彩斑斓的文成(文采)在高大的梧桐树上显得格外醒目。江南地区又传来衣冠盛大的消息,朝廷右边依旧可以看到礼乐的盛况。清晨,阳光升起,淮海的景色一览无余,纷纷扬扬的雨雪也随之消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擅长婉约词,风格柔美且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寄李公择郎中》写于北宋时期,当时政治动荡,秦观以词抒怀,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关切。李公择是他的友人,诗中既有对友人的寄托,也有对国家盛世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淮河,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景象。诗的开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秋风中飘扬的节旄,仿佛自己跨上鲸鱼,飞跃在碧空之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华丽花朵与高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如画的世界。
诗中提到的“江南衣冠盛”和“廷右礼乐隆”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富强的憧憬。最后,“朝睍既升淮海见,瀌瀌雨雪自消融”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暗示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整首诗清新、脱俗,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秦观词作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繁荣的期望,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忽跨鲸鱼”形容了什么样的情景?
诗中提到的“江南衣冠盛”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