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3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39:41
原文展示:
年年庭下梧桐叶,长为骚人先报秋。 已惊岁月悲霜鬓,更望山川歌四愁。 浮生百感漫自苦,一醉万虑同时休。 瀛洲仙客莫惆怅,直泛三山烟浪舟。
白话文翻译:
每年庭院下的梧桐叶,总是最先向诗人报告秋天的到来。 已经为岁月的流逝和白发如霜而感到悲伤,更远望山川,吟唱着四方的忧愁。 浮生中的百般感慨徒然自苦,一醉之后,所有的忧虑都随之消散。 瀛洲的仙客啊,不要感到惆怅,直接乘着三山的烟波之舟前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创作于晚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忧愁,同时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希望通过醉酒和仙境的想象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庭院梧桐叶的意象,引出了秋天的到来,进而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悲感。诗中“已惊岁月悲霜鬓”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老去的无奈和哀伤。而“更望山川歌四愁”则进一步扩大了情感的表达,将个人的忧愁与四方山川的壮阔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瀛洲仙客莫惆怅,直泛三山烟浪舟”则是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希望通过仙境的想象来逃避现实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年年庭下梧桐叶,长为骚人先报秋。
已惊岁月悲霜鬓,更望山川歌四愁。
浮生百感漫自苦,一醉万虑同时休。
瀛洲仙客莫惆怅,直泛三山烟浪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悲感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希望通过仙境的想象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霜鬓”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年老 C. 忧愁 D. 仙境
诗中“三山烟浪舟”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逃避现实 C. 仙境 D. 忧愁
诗中“一醉万虑同时休”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接受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现实的忧愁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