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怀十首 其七》

时间: 2025-07-27 20:08:40

诗句

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

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

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

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

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

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

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08:40

原文展示:

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白话文翻译:

春天和秋天悠悠地交替,朝朝暮暮泯泯地更迭。想要济世却无远大计划,谋求生计却受阻于高傲的拒绝。茫茫然两者都无法实现,默默地在心中自叹。稀疏的琴弦奏不出悦耳的音调,迷失了方向如同驾驶着迷途的车。孟轲的主张显得迂腐不切实际,樊迟却想回归田园耕作。古人不会等待我,孤独的我又能舍弃谁?诗书整理得颇为完善,幸好官事有闲暇。姑且追随内心的乐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依赖的呢?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 泯泯:形容时光流逝无痕。
  • 济时:指拯救时局。
  • 远图:长远的计划。
  • 谋食:谋求生计。
  • 高谢:高傲的拒绝。
  • 咤:叹息。
  • 疏弦:指琴弦稀疏,比喻音调不和谐。
  • 失路:迷失方向。
  • 迷驾:驾驶迷途的车。
  • 孟轲: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 迂阔:迂腐不切实际。
  • 樊子:樊迟,孔子弟子,曾向孔子请教耕作之事。
  • 孑孑:孤独的样子。
  • 完缉:整理完善。
  • 官事:公务。
  • 休暇:闲暇。
  • 曷足藉:何足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春秋交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济世无门、谋生受阻的无奈。诗中通过对孟轲和樊子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秋交替、朝暮更迭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诗中“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而“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通过对孟轲和樊子的对比,作者展现了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迷茫。最后,作者以“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表达了对个人内心追求的坚持,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描绘时间的流逝,春秋交替,朝暮更迭,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2.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表达了作者对济世无门、谋生受阻的无奈。
  3. 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内心的叹息。
  4. 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比喻个人处境的艰难,音调不和谐,迷失方向。
  5. 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通过对孟轲和樊子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探索。
  6. 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不等待自己的感慨,以及对孤独处境的无奈。
  7. 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积极态度。
  8. 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内心追求的坚持,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疏弦无悦音”比喻音调不和谐,“失路有迷驾”比喻迷失方向。
  • 对比:如孟轲和樊子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探索。
  • 对仗:如“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春秋交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济世无门、谋生受阻的无奈。通过对孟轲和樊子的对比,作者展现了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迷茫。最后,作者以“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表达了对个人内心追求的坚持,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悠悠春与秋:描绘时间的流逝,春秋交替。
  • 泯泯朝复夜:描绘时光流逝无痕,朝暮更迭。
  • 疏弦无悦音:比喻音调不和谐。
  • 失路有迷驾:比喻迷失方向。
  • 孟轲竟迂阔:比喻迂腐不切实际。
  • 樊子欲耕稼:比喻回归田园耕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悠悠春与秋”描绘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春天的美景 C. 秋天的丰收 D. 朝代的更替

  2.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乐观 B. 无奈 C. 愤怒 D.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孟轲”和“樊子”分别代表了什么? A. 迂腐和实际 B. 高傲和谦逊 C. 理想和现实 D. 传统和创新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秋怀十首 其七》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个人出路的探索,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南歌子八首 其一 南歌子 羁怀 南歌子 暂归 南歌子 冷寺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答咏馨 南歌子 晨起见眉一往无馀句 南歌子 南歌子 集调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狗尾续貂 阴基 俞扁 彑字旁的字 韖章 丰开头的成语 艸字旁的字 颓堕委靡 班荆道故 騃女痴儿 几字旁的字 梗命 颠三倒四 日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栖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