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23
原文展示:
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白话文翻译:
春天和秋天悠悠地交替,朝朝暮暮泯泯地更迭。想要济世却无远大计划,谋求生计却受阻于高傲的拒绝。茫茫然两者都无法实现,默默地在心中自叹。稀疏的琴弦奏不出悦耳的音调,迷失了方向如同驾驶着迷途的车。孟轲的主张显得迂腐不切实际,樊迟却想回归田园耕作。古人不会等待我,孤独的我又能舍弃谁?诗书整理得颇为完善,幸好官事有闲暇。姑且追随内心的乐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依赖的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春秋交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济世无门、谋生受阻的无奈。诗中通过对孟轲和樊子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秋交替、朝暮更迭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诗中“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而“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通过对孟轲和樊子的对比,作者展现了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迷茫。最后,作者以“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表达了对个人内心追求的坚持,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春秋交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济世无门、谋生受阻的无奈。通过对孟轲和樊子的对比,作者展现了对古人思想的反思和对个人出路的迷茫。最后,作者以“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表达了对个人内心追求的坚持,体现了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悠悠春与秋”描绘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春天的美景 C. 秋天的丰收 D. 朝代的更替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乐观 B. 无奈 C. 愤怒 D. 喜悦
诗中提到的“孟轲”和“樊子”分别代表了什么? A. 迂腐和实际 B. 高傲和谦逊 C. 理想和现实 D. 传统和创新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