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26
传闻王子仙,涧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这首诗传说王子曾在这里留下过一匹骏马。
当时的青云之路,连鸡犬都能得到。
未必真的有龙的媒介,那些优越的事物,也可能在平凡的土地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而著称,崇尚理想主义,关注民生,提倡变革。
创作背景: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是范仲淹在游历嵩山时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历史和传说的引用,反映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王子仙”和骥马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传说色彩的场景,给人以无限遐想。从表面看,这是一幅描绘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画面,实际上却深藏着对命运与成功的思考。诗人提到“青云路”,这不仅是对理想的渴望,也暗示了一种对成功的反思——即使是平凡的鸡犬,也能走上青云之路,这让人思考,成功究竟依赖于什么,是否仅仅是外在的条件和背景。
同时,诗中“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的句子更是引人深思。它强调了成功并非完全依赖于显赫的出身或过人的才华,平凡之地同样可能孕育出非凡之事。范仲淹用“悠悠”来形容这个过程,仿佛在提醒人们,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耐心和坚持。
整首诗透过骏马与平地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冷静观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广阔的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强调了成功的多元性,提醒人们不要仅依赖背景和条件,平凡的环境也可以孕育出卓越的成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子”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高贵与理想
C. 动物
D. 自然
“青云路”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低谷
B. 高升的道路
C. 平地
D. 大海
诗人的观点是成功依赖于什么?
A. 个人努力
B. 家世背景
C. 机遇
D. 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