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残春三绝》

时间: 2025-04-27 11:53:45

诗句

阑干倚遍更消魂,春到淮南得几分。

袅袅柳枝烟雨湿,画楼残角送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3:45

原文展示:

残春三绝 张耒 〔宋代〕

阑干倚遍更消魂,春到淮南得几分。 袅袅柳枝烟雨湿,画楼残角送黄昏。

白话文翻译:

我倚遍栏杆,心情更加消沉,春天来到淮南,带来了几分生机。 细长的柳枝在烟雨中轻轻摇曳,湿润了,画楼上残存的角声送走了黄昏。

注释:

  • 阑干:栏杆。
  •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愁苦。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一带。
  •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轻轻摇动的样子。
  • 烟雨:像烟雾一样的细雨。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残角:指乐器或声音的残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淮南地区感受春天时所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阑干倚遍更消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而“春到淮南得几分”则透露出对春天的一丝期待和希望。后两句通过对柳枝和画楼残角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美的氛围,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阑干倚遍更消魂”,通过“阑干倚遍”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更消魂”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 第二句“春到淮南得几分”,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 第三句“袅袅柳枝烟雨湿”,通过对柳枝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美的氛围。
  • 第四句“画楼残角送黄昏”,以画楼残角的景象,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袅袅柳枝烟雨湿”中的“袅袅”,赋予柳枝以生命力。
  • 比喻:如“画楼残角送黄昏”中的“残角”,比喻声音的残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哀愁,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阑干、柳枝、烟雨、画楼、残角。
  • 详细解释:阑干象征着孤独和愁苦,柳枝和烟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美的氛围,画楼和残角则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阑干”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桥梁 C. 墙壁 D. 门框 答案:A

  2. 诗中的“消魂”形容的是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3. 诗中的“袅袅柳枝烟雨湿”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晴朗的天气 B. 烟雨朦胧的景象 C. 干燥的柳枝 D. 明亮的黄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张耒的《残春三绝》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苏轼的诗更加直接和激烈,而张耒的诗则更加细腻和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耒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弋阳道中 题惠崇画四首 其四 冬 至日同文潜舍人饮钱京兆穆父家 引驾行·春云轻锁 青玉案·三年宋玉墙东畔 同李主簿叔文饮北庄 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复用方字韵奉赠同舍慎思文潜同年天启 试院中秋 甘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感附 四点底的字 牛字旁的字 恨入心髓 鹿字旁的字 持螯把酒 韦字旁的字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三框儿的字 漫天塞地 条分缕晰 包含贱的成语 货币流通 凌云 壮志未酬 汲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