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31
原文展示: 悼亡九首 山僧老去久忘情,笑我多悲白发生。 为道人间具烦恼,早来林下共修行。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僧人年老已久,早已忘却了情感,却笑我因悲伤而白发丛生。 他劝我,既然人世间充满了烦恼,不如早些来到这林下,一同修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和悲伤后,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面对人生苦难时,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些个人或社会的变故后,对修行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山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诗中的山僧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他的“笑我多悲白发生”既是对作者的安慰,也是对世俗烦恼的轻蔑。作者通过山僧的劝导,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烦恼的厌倦,以及对林下修行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在面对人生苦难时,寻求精神解脱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向往。通过山僧的形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烦恼的厌倦,以及对林下修行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山僧”象征着什么? A. 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B. 世俗的烦恼 C. 悲伤的情感 D. 早衰的迹象
作者通过山僧的劝导表达了什么? A. 对人间烦恼的厌倦 B. 对悲伤的接受 C. 对早衰的恐惧 D. 对世俗的留恋
诗中的“林下”象征着什么? A. 修行和精神解脱的场所 B. 世俗的烦恼 C. 悲伤的情感 D. 早衰的迹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