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

时间: 2025-05-11 01:09:05

诗句

江上孤烟蔽远林,秋原人静下鸣禽。

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09:05

原文展示:

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 张耒 〔宋代〕 江上孤烟蔽远林,秋原人静下鸣禽。 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

白话文翻译:

江面上孤独的烟雾遮蔽了远处的树林,秋天的原野上人们安静,鸟儿在鸣叫。 水乡的这种景色我常常看到,谁能相信侯家的画价值万金。

注释:

  • 孤烟:孤独的烟雾。
  • 蔽:遮蔽。
  • 远林:远处的树林。
  • 秋原:秋天的原野。
  • 人静:人们安静。
  • 鸣禽:鸣叫的鸟儿。
  • 水乡:水边的乡村。
  • 经眼:经常看到。
  • 侯家:指贵族家庭。
  • 画万金:画作价值万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欣赏赵令穰的画作后所作,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和对水乡景色的熟悉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欣赏赵令穰的画作《烟林二绝》后所作。赵令穰是北宋时期的画家,以其山水画著称。张耒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水乡景色的熟悉和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孤烟和秋原人静的描绘,展现了水乡宁静而美丽的景色。诗中的“孤烟蔽远林”和“秋原人静下鸣禽”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后两句“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则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水乡景色的熟悉和喜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孤烟蔽远林”:这句描绘了江面上孤独的烟雾遮蔽了远处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2. “秋原人静下鸣禽”:这句描绘了秋天的原野上人们安静,鸟儿在鸣叫,传达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
  3. “水乡此景常经眼”: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水乡景色的熟悉,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4. “谁信侯家画万金”:这句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认为这样的画作价值万金。

修辞手法:

  • 比喻:“孤烟蔽远林”中的“蔽”字比喻烟雾遮蔽树林,形象生动。
  • 拟人:“秋原人静下鸣禽”中的“人静”和“鸣禽”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水乡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孤烟:孤独的烟雾,象征着宁静和孤独。
  • 远林:远处的树林,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秋原:秋天的原野,象征着丰收和宁静。
  • 鸣禽:鸣叫的鸟儿,象征着自然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烟”象征着什么? A. 宁静和孤独 B. 热闹和繁华 C. 悲伤和忧愁 答案:A

  2. 诗中的“秋原人静下鸣禽”传达了什么氛围? A. 热闹和繁华 B. 宁静和恬淡 C. 悲伤和忧愁 答案:B

  3. 诗中的“谁信侯家画万金”表达了对什么的赞赏? A. 自然景色 B. 画作 C. 贵族家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也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宁静和恬淡氛围的营造,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张耒的这首诗,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歌、散文等,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查询

蓦山溪·竹篱茆舍 蓦山溪·重黎默运 蓦山溪 蓦山溪(送伯礼) 蓦山溪(甲辰生日醉书示儿辈) 鹊桥仙·仍不来 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 壬子七夕 鹊桥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阻纡 至智不谋 言字旁的字 包含皂的成语 联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克字旁的字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忍饥受饿 女字旁的字 计不旋踵 印手 节啬 胼胝之劳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