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5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
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
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
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筋,此地独从容。
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
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
日在五云东。
青翠的山峦穿透云气,幽深的山谷中风儿回旋舞动。
山神助我观赏这奇妙的景象,唤醒了天空中的龙。
闪电如同千丈的金蛇,雷声如同万叠的灵龟,
汹涌的雨水仿佛要崩塌天空,尽情倾泻如银色的河流,
涌入那宝莲宫殿。坐在这里的客人,凌驾在积翠之上,
观看奔流的洪水。在人间似乎失去了匕首的尖锐,这地方却显得格外从容。
洗净了过去的尘垢,滋润了无尽的焦枯,
造物者并不言明其功绩。天空忽然放晴,
太阳升起在五云的东边。
张孝祥,字子云,号南塘,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作于张孝祥隐居于山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内心的宁静。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作者借助雨景表达了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这首诗以雨景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描绘出雨前的山水景象,青山映衬着云雾,幽谷中的风轻轻回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则通过雷电的描绘,展示了雨的猛烈与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中有“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雨水如同银色的潺潺流水,流向一个美好的象征——宝莲宫。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出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奇观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最终,随着“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的出现,乌云散去,阳光普照,象征着希望与重生,给整首诗增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全诗通过描绘壮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平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青嶂”指的是:
A. 青色的山峰
B. 青色的河流
C. 青色的天空
D. 青色的草地
“电掣金蛇千丈”中的“金蛇”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水流
B. 闪电
C. 风
D. 云
诗的最后一句“日在五云东”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天气恶劣
B. 自然的威严
C. 生活的希望与新生
D. 人生的无常
张孝祥《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与苏轼《水调歌头》在意境上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孝祥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平静,而苏轼则更强调人生态度与哲理的探索。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以上内容为对《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的全面解读,涵盖了原文、翻译、注释、背景及鉴赏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