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1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13:53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
漫试著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
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
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
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
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
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
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郁闷与失落。起初,诗人弹奏着乐器,想要消愁,却只搅动了一帘花影。试着穿上春装,却仍然思念那纤细的手,温热的火炭却已冷却。愁绪缠绕,不知如何解开,只怪最近身体多病。感叹曾经的纤细身姿,如今却头发斑白,面对镜子不忍直视。重温旧事,离别时泪水湿透了衣衫,衣物上仍然凝结着泪痕。想必是我厌倦了这样的日子,阳光高照却懒得起床,长久沉浸在春日的醉意中。大雁未归,马蹄难停,门前的花园美景尽显荒凉。无奈地伫立,整日倚靠在栏杆上,白昼漫长,人却显得格外寂静。
张孝祥,字子皎,号青溪,宋代著名词人。他生活在北宋时期,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张孝祥的词风细腻婉约,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传达深刻的情思。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是张孝祥在春日的闷倦与失落中写成的,反映了他在个人生活和情感上的无奈与困扰。宋代的社会环境使得士人常面临名利与理想之间的冲突,张孝祥则通过此词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这首词呈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开篇以“闷来弹鹊”引入,给人一种惆怅的氛围,似乎在弹奏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却又因“搅碎一帘花影”而感到无奈。接着,诗人试图穿上春衫,象征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却因思念那“纤手”而陷入深深的愁苦。诗中“动是愁端如何向”表达了对愁苦的无能为力,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冲突。
在描写身体状态时,诗人以“旧日沈腰”和“如今潘鬓”的对比,突显出时光的流逝与自身的变化,生动地描绘出对青春和美好瞬间的怀念与遗憾。后半部分诗人自省,感叹离别时的泪水与如今的懒惰,展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厌倦与无奈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将个人的孤独与时代的无情交织在一起,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共鸣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体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个体情感的深刻思考。
张孝祥的词风是什么样的?
A. 豪放
B. 细腻婉约
C. 直白
D. 粗犷
诗中提到的“春衫”象征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生命的希望
D. 情感的纠葛
“别时泪湿,罗衣犹凝”这句表达了什么?
A. 分离的痛苦
B. 快乐的回忆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无奈
张孝祥与李清照的作品对比:
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但张孝祥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内省,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爱情的思考与追忆。两者在情感的表现上各有特色,充分展现了宋代词人的多样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