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过洞庭》

时间: 2025-05-21 16:21:44

诗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21:44

念奴娇·过洞庭

原文展示: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著同着玉界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沧浪一作沧冥岭表一作岭海

白话文翻译:

在洞庭湖的青草上,已近中秋时节,却没有一丝风。
广阔的湖面如同玉界琼田,映衬着我那只孤舟。
清冷的明月照耀着,河流的影子交相辉映,湖面与天际都显得格外清澈。
我心中悠然自得,这妙处难以与人言说。
孤独的光芒自照,心中的肝胆如冰雪般透彻。
短发飘飘,衣袖清冷,稳稳地在广阔的湖面上泛舟。
我尽情地饮取西江水,细细斟酌北斗星,万象都成为我的宾客。
我独自敲击船舷高歌,不知今夕是何夕。

注释:

  • 洞庭青草:指的是洞庭湖的草木,象征着自然的清新。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象征着团圆与丰收。
  • 玉界琼田:比喻湖面如同美玉和琼瑶一般,形容水面广阔。
  • 孤光自照:形容孤独的光辉照耀自己,表现出一种清冷与孤独的心境。
  • 沧浪:指大海或广阔的水域,含有深远和神秘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用之,号元白,宋代词人,曾任官员。张孝祥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融合。

创作背景:

《念奴娇·过洞庭》写于张孝祥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时正值中秋,诗人借此时节抒发心中的孤独与清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念奴娇·过洞庭》是一首描写洞庭湖美丽景色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厚感情与内心的宁静。开篇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道出时节的宁静与自然的恬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以“玉界琼田三万顷”描绘湖面的广阔与清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感受,“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深邃情感,仿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这份宁静与美好。此时,孤舟在湖面上漂荡,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心中却是澄澈的喜悦与清冷的孤独。

后半部分,诗人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表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饮水、斟酒,万象皆为宾客,象征着一种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境界。结尾“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迷惘与对人生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描绘了洞庭湖的草木,表现出季节的变化与宁静的氛围。
  •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形容湖面的宽广与美丽,孤舟在其间显得渺小。
  •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描述了明月与河流的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澈的意境。
  •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表达内心的恬淡与难以言表的美好感受。
  •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形容内心的孤独与清澈。
  •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描述诗人在湖上漂荡的情景,表现出清冷的感受。
  •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表达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享受生活的美好。
  •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迷茫和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界琼田”比喻湖面美丽,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 通过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 词中对仗工整,增添了词作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 象征着广阔与宁静的自然。
  • 中秋: 代表着团圆与思乡。
  • 孤舟: 代表孤独的旅程与内心深处的感受。
  • 明月: 象征纯洁与高远,反映诗人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庭青草"指的是哪里的草木? A. 长江
    B. 洞庭湖
    C. 黄河

  2. 诗人通过“万象为宾客”表达了什么? A. 与自然和谐相处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内心的孤独

  3.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孝祥 vs. 李白: 两位诗人均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但张孝祥更关注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洒脱。
  • 张孝祥 vs. 苏轼: 苏轼的词作更具生活气息,张孝祥则通过自然景色展现个人情感的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出游五首 其四 小酌 秋思 园中 秋思 雨中排闷 梦游山水奇丽处有古宫观 雪中二首 其一 晚泊 夜二鼓留西城门归三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被甲执锐 鱼沉雁杳 铅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议的成语 只开头的成语 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卧鹿 凡致 迂阔之论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火字旁的字 风禁 实事求是 玄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融合为一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血光之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