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3
《水调歌头·泛湘江》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
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在急流的夜滩上洗脚,感受北风的清凉。
游历了吴山楚泽,只差一步就到达潇湘。
我买了一只小舟准备归去,这份情怀是天公赐予我的,
在六月的沧浪之中。
蝉蜕去尘埃,梦中飞舞在水云的乡野。
制作荷叶衣,佩戴兰花饰品,采撷琼芳。
湘妃轻舞一笑,抚琴奏响悠扬的乐声。
唤起忠诚的九歌与愤慨,拂去三闾的文字,
让它们与日争辉。
不要让儿辈觉察,这份快乐尚未结束。
张孝祥,字子厚,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常以清丽见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音乐性。
《水调歌头·泛湘江》创作于他游历湘江时,表达了他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水调歌头·泛湘江》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流畅优美的词句,展现了张孝祥对湘江美景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描绘出夜晚江边的急流和清风,瞬间传达出一种恬静而又清新的自然气息。这种气息在字里行间流淌,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水的流动与风的轻拂。
接下来,诗人回顾自己的游历,提到“吴山楚泽行遍”,隐含着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游历生活的向往。提及“只欠到潇湘”,更是将主题引向了湘江,湘水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接着,诗人购买小舟归去,似乎在表达一种归属感与命运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则运用典雅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甚至暗示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后续的“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则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恬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整首词在欢快的气氛中结尾,呼唤“九歌忠愤”与“拂拭三闾文字”,体现出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与传承,传达出希望后人珍惜文化与历史的情感。最后一句“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乐观,意在提醒后人珍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歌传达了张孝祥对湘江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美好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吴山楚泽”指代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湘江
C. 太湖
D. 黄河
“蝉蜕尘埃外”中的“蝉”象征什么?
A. 繁荣
B. 超脱与新生
C. 悲伤
D. 归属感
“莫遣儿辈觉”意指?
A. 让后代感到快乐
B. 让后代了解历史
C. 不要让后代觉察生活中的美好
D. 不要让后代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