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0:42
西省海棠
作者: 杨基 〔明代〕
山西公子虬髯客,到处寻梅认香白。
春风省掖海棠开,暂去还来抛不得。
嗟我有癖常自笑,不意逢君同此癖。
晓窗云暖风日妍,数朵娉婷春半拆。
睡损红绡腻有痕,舞酣金殿娇无力。
银灯不如微月照,珠帘更着疏烟隔。
飞燕轻盈富贵姿,玉环态度神仙格。
此日凝妆青琐外,当时擅宠沉香北。
繁开似妒却冥冥,半吐欲言终默默。
岂惟人爱亦自爱,不独春惜当谁惜。
细雨重阴也看来,莫对空枝慢相亿。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山西的公子,像虬髯客一样,四处寻觅梅花,渴望那淡淡的香气。春风中,海棠花在省掖盛开,然而它的美丽让我无法舍弃。感叹自己有这个癖好,常常自嘲,没想到遇见了你也有同样的癖好。清晨窗外,阳光和煦,春天正好,几朵花儿正娇媚可人。白天的美丽让我忘却了红绡的痕迹,舞姿在金殿中显得无比娇弱。银灯的光辉不如微弱的月光,珠帘后更添几分朦胧。飞燕轻盈,富贵的姿态,犹如玉环般的仙子。今天我在青色纱窗外细心打扮,当时却是沉香在北方独占宠爱。花开得似乎显得妒忌,却又在冥冥中默默无言。难道只有人会爱花吗?花也会自爱,春天又何必只让人珍惜?细雨绵绵,阴云重重,纵然如此,也不要对着空枝慢慢叹息。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为主题。他的作品常带有深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春天,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以及对同道之人的共鸣,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对美的追求。
《西省海棠》以海棠花为引子,展开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与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同道之人情感的认同。诗句中“山西公子虬髯客,到处寻梅认香白”,开篇即以意象鲜明的方式引入,展现出诗人在春日中寻觅美好的心情。
在描写海棠花的同时,诗人流露出对自身癖好的自嘲与调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幽默感。尤其是“嗟我有癖常自笑,不意逢君同此癖”,两者的共鸣在文学上形成了一种亲近感,拉近了心灵的距离。
而“银灯不如微月照,珠帘更着疏烟隔”则展现了诗人对光影变化的敏感,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宁静与美好。最后几句则引发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深思,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是一首典雅动人的春日抒怀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日海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反思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虬髯客”是指什么样的人物?
诗中“银灯不如微月照”表达了什么意境?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