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6:57
奉答雅均途中见寄二首
强至 〔宋代〕
浊流非猛激,无以顿澄明。
邑先膏润,今予力洁清。
人皆疑矫行,君独照真诚。
一得途中什,譊譊众口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雅均途中所寄的信件的回应。诗中提到,浑浊的河流并不是因为激流而清澈,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才能见到明亮的水面。家乡曾经滋润丰盈,而如今我努力去除污浊,使其更清澈。世人常常怀疑我的行径,而你却能够看清我的真诚。无论在途中遇到什么,我都会坦诚以待,大家的口舌也终会平息。
作者介绍:强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强至与友人雅均相逢途中,诗人通过信件交流,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声与对友人的真诚情谊。
这首诗展现了强至对真诚与清澈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比喻将浊流与人心的复杂性进行对比,强调了内心的清澈和明亮需要经过静心的沉淀。诗人回忆起家乡曾经的润泽,暗指人们的内心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感慨如今的艰难。随后,诗人指出,尽管外界对自己的行为存有疑虑,但他始终坚持真实与真诚,这种坚持让他在纷杂的舆论中显得格外珍贵。结尾处,诗人以“众口平”来展现对社会舆论的淡然态度,表明自己清晰的内心与坚定的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现象与人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真诚与清澈内心的追求,反映了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坚守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浊流”比喻什么?
“邑先膏润”中的“邑”指的是?
诗人认为“众口平”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