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09:05
千家名满百家村,
细说淮南欲断魂。
师到乡关勤问读,
古人今有几人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声显赫的村落,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家庭,但让我感到心痛的是,尽管名声在外,我对淮南的思念却如同魂断一样。老师来到故乡,勤奋地询问学习的情况,而古人今世,又有多少人能存留下来呢?
“古人今有几人存”可以理解为对历史的反思,古代的名士、学者如今只剩下多少人,暗示着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
王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融入对故乡和历史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这首诗作于王洋回乡之际,面对故乡的繁华与历史的沧桑,他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名满天下的乡村,开篇的“千家名满百家村”展现了村落的繁华与荣光,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尤其是“欲断魂”一句,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显露出一种悲伤与无奈。
诗中的“师到乡关勤问读”则表现了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显示出诗人对师道的尊敬与期待。最后一句“古人今有几人存”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现状的感慨,仿佛在问:在这繁华的背后,真正能传承文化的又有多少?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深厚,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思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千家名满”的意思是:
A. 家庭数量众多
B. 家庭名声显赫
C. 家庭生活贫困
D. 家庭和睦
“欲断魂”表达的是:
A. 欢喜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诗中提到的“古人今有几人存”是对什么的感慨?
A. 传统文化的消失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C. 经济发展的速度
D. 乡村的繁荣
比较王洋的这首《送乡僧证缘归山阳》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王洋更侧重于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忧患与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