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砥柱四首》

时间: 2025-07-27 09:16:23

诗句

禹开砥柱放河奔,浊浪轩轩日月昏。

唯有三门君不见,惊波一起动乾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16:23

原文展示:

砥柱四首
作者: 范祖禹〔宋代〕

禹开砥柱放河奔,浊浪轩轩日月昏。
唯有三门君不见,惊波一起动乾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禹开凿砥柱以疏导洪水的壮阔场面。大河奔流而去,浊浪滔滔,连日月都似乎暗淡无光。唯独三门(指长江三峡)在这样的景象中显得格外静谧,然而波涛一旦翻起,便会震撼整个天地。

注释:

  • 砥柱:指的是支撑河流的柱子,这里象征着大禹治理水患的伟大工程。
  • 浊浪:指混浊的波浪,形容河水的汹涌澎湃。
  • 轩轩:形容波浪高大。
  • 三门:指长江三峡中的三门峡,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地理位置。
  • 惊波:指波涛翻滚,形容动荡不安的水面。
  • 动乾坤:形容波涛翻滚的力量巨大,能撼动天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祖禹,字君雅,号石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诗歌清新隽永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关心民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砥柱四首》是在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表现了对水患治理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禹开凿砥柱、治理洪水的壮丽场景为主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斗争的宏伟画面。诗的开头以“禹开砥柱放河奔”描绘了大禹的英勇和果敢,表达了他治理水患、拯救百姓的伟大使命。接下来的“浊浪轩轩日月昏”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河水宛如巨浪般袭来,甚至让日月都暗淡无光,突显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人类的渺小。

“唯有三门君不见”一语则转向三门峡,暗示在这场浩大的洪水中,唯有这里的宁静让人感到一丝安心。然而,诗的最后一句“惊波一起动乾坤”则再次拉回到自然的动荡,展现出波涛的巨大威力,令人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动荡不安。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深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禹开砥柱放河奔:大禹开凿砥柱,放任江河奔流,展现出治理水患的豪情。
  2. 浊浪轩轩日月昏:激流翻滚,波涛汹涌,连日月都为之昏暗,强调自然之力的强大。
  3. 唯有三门君不见:提到三门峡的静谧,表现出在这场洪水中难得的安宁。
  4. 惊波一起动乾坤:波涛翻起,撼动天地,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日月昏”表现自然力量的巨大。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惊波一起动乾坤”将波涛与天地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美。通过描绘大禹的治水壮举,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类通过智慧与努力克服自然挑战的伟大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砥柱: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 浊浪:代表自然的狂暴与不羁。
  • 三门:象征着宁静与安宁。
  • 惊波:代表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砥柱”象征什么? A. 大自然的力量
    B. 人类的智慧与努力
    C. 神话传说

  2. “唯有三门君不见”中“三门”指的是什么? A. 三个门
    B. 三门峡
    C. 三个山头

  3. 诗中用来形容波涛的词语是什么? A. 平静
    B. 浊浪轩轩
    C. 微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长恨歌》:同样描绘了人类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慨,风格更为柔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莫子宪中奉挽歌词三首 其二 方待制挽词二首 其二 微雨小饮客至阍人辞以出令追路已不及偶作 次韵庆善九日 次韵和庆善游圆觉寺归四首时仆亦方自径山归 其三 登搀云亭和工部兄韵 次韵李子京宋城道中诗三首 其三 虞美人·灵山法会何曾散 浪淘沙 瑞鹧鸪(和通判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座皆惊 颠衣到裳 非非 披红挂绿 无与为比 陛兵 宝盖头的字 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按的成语 选贤用能 卬贵 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下巴颏 衣不曳地 夕结尾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