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月十日偶书》

时间: 2025-04-26 03:20:56

诗句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6

原文展示:

晚雨秋阴酒乍醒,
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
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
不学安仁却自惊。

白话文翻译:

夜雨过后,秋天的阴霾让人迷醉,喝了酒的我刚刚醒来,感受到这个时节,不禁心情烦闷难以平静。黄花凋零,已经无法艳丽动人,红叶飘荡,似乎在与鼓声争辉。远离世俗我能否厌倦世态炎凉,只是偶然间仍然忘不了那份多情。从此我的两鬓渐渐斑白,不学陶渊明而反而自感惊惧。

注释:

  • 晚雨:指傍晚时分的雨。
  • 秋阴:秋天的阴云,形容天气的沉闷。
  • 乍醒:刚刚醒来。
  • 黄花:指秋天的菊花,常被用来象征孤独。
  • 冷落:萧条,凋谢。
  • 飕飗:形容风吹动的样子。
  • 竞鼓声:与鼓声相争,形容热闹的场面。
  • 背世:远离世俗。
  • 厌俗态:厌恶世俗的状态。
  • 安仁:指陶渊明,代表隐逸生活。
  • 自惊:自我惊讶。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代表了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黄花:菊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词人,擅长词作,尤以《虞美人》闻名。他的词常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煜晚年,国破家亡,心中愁苦,身处国破之境,感受到秋雨带来的冷清和孤寂,心境与周遭环境相互呼应。

诗歌鉴赏:

《九月十日偶书》是一首充满了秋意的抒情诗。诗人用“晚雨秋阴酒乍醒”开篇,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沉重。这里的“秋阴”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忧虑的写照。随后的“感时心绪杳难平”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对黄花与红叶的描绘中,诗人通过“黄花冷落不成艳”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红叶飕飗竞鼓声”则暗示了人间喧嚣与自然宁静之间的对比,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邃。

后半部分的“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则表现出诗人面对世俗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尽管他渴望逃避世俗的束缚,但内心仍然无法舍弃那份多情与牵挂。结尾的“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的自省,也是对陶渊明那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自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俗纷扰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晚雨秋阴酒乍醒:描绘了秋天雨后的沉闷和喝酒后刚醒来的状态,暗示了诗人的迷茫。
    2. 感时心绪杳难平:因时节变换而产生的复杂心情难以平复。
    3. 黄花冷落不成艳:菊花凋零,象征着失去的美好与孤独感。
    4. 红叶飕飗竞鼓声:红叶的舞动与热闹场景形成对比,突显诗人的孤独。
    5. 背世返能厌俗态: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反思。
    6. 偶缘犹未忘多情:尽管远离世俗,内心仍然留恋爱情。
    7. 自从双鬓斑斑白: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感慨时光的流逝。
    8. 不学安仁却自惊:不愿意追求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却又对生活感到惊讶和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花”与“红叶”比喻内心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强的对仗工整。
    • 拟人:用“飕飗”形容红叶,赋予自然以生命。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着孤独与凋零,代表着诗人对过去美好的怀念。
  • 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流逝,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共鸣。
  • 秋雨:象征着愁苦与沉闷,带来内心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煜的“秋阴”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阴云
    • B. 秋天的阴云
    • C. 冬天的阴云
  2. 诗中提到的“安仁”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3.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 A. 渴望融入
    • B. 厌倦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煜的《九月十日偶书》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李煜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感伤,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李煜词选》:对李煜的词作进行深入分析。
  • 《中国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汝南迁居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 秋旅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 西湖二咏其二食鸡头 种兰 歙县岁寒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地主之谊 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杖化龙 萍水相逢 灵会 司开头的成语 龝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牲物 老朽无能 汛兵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兵荒马乱 包含损的词语有哪些 雾杳 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