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6
晚雨秋阴酒乍醒,
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
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
不学安仁却自惊。
夜雨过后,秋天的阴霾让人迷醉,喝了酒的我刚刚醒来,感受到这个时节,不禁心情烦闷难以平静。黄花凋零,已经无法艳丽动人,红叶飘荡,似乎在与鼓声争辉。远离世俗我能否厌倦世态炎凉,只是偶然间仍然忘不了那份多情。从此我的两鬓渐渐斑白,不学陶渊明而反而自感惊惧。
作者介绍: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词人,擅长词作,尤以《虞美人》闻名。他的词常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煜晚年,国破家亡,心中愁苦,身处国破之境,感受到秋雨带来的冷清和孤寂,心境与周遭环境相互呼应。
《九月十日偶书》是一首充满了秋意的抒情诗。诗人用“晚雨秋阴酒乍醒”开篇,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沉重。这里的“秋阴”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忧虑的写照。随后的“感时心绪杳难平”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对黄花与红叶的描绘中,诗人通过“黄花冷落不成艳”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红叶飕飗竞鼓声”则暗示了人间喧嚣与自然宁静之间的对比,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邃。
后半部分的“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则表现出诗人面对世俗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尽管他渴望逃避世俗的束缚,但内心仍然无法舍弃那份多情与牵挂。结尾的“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的自省,也是对陶渊明那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自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俗纷扰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李煜的“秋阴”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安仁”指的是谁?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