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时间: 2025-04-26 03:43:51

诗句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51

诗词名称: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作者: 李煜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白话文翻译:

在亭前春天的景色中,红花已经凋零,舞动的身影在此徘徊。
细细的春雨轻轻飘洒,我的双眉在此时也不敢轻易展现。
绿窗之下,冷清的气氛中,花香已然消逝,仿佛留下了香印成灰。
我该如何面对这情怀?只想朦胧地入梦,迷迷糊糊地沉睡过去。


注释:

  • :追逐,追赶。
  • 红英:指红色的花朵。
  • 舞态:舞动的姿态。
  • 霏微:细小而轻柔的雨。
  • 芳音:花香的气息或声音。
  • 香印成灰:香气的印记已化为灰烬,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消逝。
  • 朦胧:模糊不清的状态,形容梦境或情感的状态。

典故解析:

李煜(93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以其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在失去权利后,诗中常流露出深沉的孤独与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煜,南唐后主,才华横溢,尤其以词名世。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题材,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创作于李煜失去皇位之后,流亡生涯使他对往昔的繁华感到无比怀念。这首词通过春天的细雨与凋零的花朵,表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是李煜晚期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词的开头“亭前春逐红英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透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无奈。红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令人感到惋惜。

接下来的“舞态徘徊”,则传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细雨霏微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柔和,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哀愁。“不放双眉时暂开”,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难以释放情感,心中充满了压抑。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这一句,意象更为深刻。绿窗象征着内心的孤寂,芳香的消逝更是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感慨与叹息。最后一句“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表达了李煜希望沉浸在梦境中的渴望,梦中或许能够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煜作为一个失意者的复杂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前春逐红英尽:描绘春天的情景,红花凋零,暗示美好时光已逝。
  2. 舞态徘徊:花瓣随风舞动,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徘徊。
  3.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细雨轻柔,心情沉重,不愿意轻易展现自己的情感。
  4.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绿窗下的冷清与花香的消逝,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已成往事。
  5.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渴望,想要在梦中逃避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比作印记,表现美好事物的逝去。
  • 拟人:细雨的霏微描绘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 对仗:词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李煜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 细雨:代表温柔与哀愁,增添了词的氛围。
  • 绿窗:象征孤独和内心的冷静。
  • 香印成灰:象征美好记忆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英尽”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花朵
    • B. 春天的景色
    • C. 诗人的情感
    • D. 亭前的景物
  2. 细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哀愁
    • C. 希望
    • D. 迷惘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
    • C. 快乐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的另一首词,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李清照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枫桥夜泊》: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思绪,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李煜词选》
  • 《唐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经典解读》

以上内容为《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的详尽解析,涵盖了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学习互动以及比较与延伸,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此诗的内涵及其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老柳 泰山道中 其三 赠道夫四首 其二 题两浙旬宣卷 送徐中行进士 宫词 暮春羊城社集诸公诗成寄示并索赋赋此答和 安住寺松声 留别虎丘简上人 和郭麾霆长教三中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簇簇新 迎神赛会 卝字旁的字 璧坐玑驰 鱼松 豕字旁的字 弹拨乐器 方志 一字旁的字 属名 有福共享 食字旁的字 持禄保位 七男八婿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