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12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且维轻舸更迟迟,
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
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
不须怀抱重凄凄。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邓王二十弟分别时的情景。轻舟慢慢地驶动,依依惜别的酒杯再次倾倒,令人感到惋惜和不舍。波涛汹涌的水面映衬着心中的愁苦,远处的山峦因离愁别恨而显得高低错落,似乎也在表达着深深的怨恨。你乘坐的桧木小舟驶向远方,情感难以言表,而我却倚着栏杆,目送太阳向西沉落。即使烟波浩渺,咫尺的江水也似乎变得遥远,不必再怀抱那份沉重的忧伤。
作者介绍: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皇帝,拥有人文素养和深厚的诗词功底。他的诗词风格细腻、柔情,常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煜被迫离开南唐,送别亲友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惆怅。
李煜的《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送别诗。诗中以水流和山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情感。开首的“且维轻舸更迟迟”便将读者带入一种缓慢离去的画面中,轻舟的漂流象征着离别的无奈和惆怅。接下来的“别酒重倾惜解携”则是对离别时刻的深刻描绘,酒杯的倾倒不仅仅是酒水的流淌,更是情感的倾诉,一种对友情的珍惜与不舍。
“浩浪侵愁光荡漾”一语,以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愁苦,仿佛浩瀚的水面将愁苦的情感无限放大。接下来的“乱山凝恨色高低”则通过山的高低起伏,传达出离愁别恨的复杂情感,山的凝重与不平仿佛也在诉说着作者的心声。
在“君驰桧楫情何极”中,李煜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交织,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以及自己内心的无尽惆怅。“我凭阑干日向西”则是李煜默默凝望着夕阳西下,表明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更是将离愁升华至哲理的思考,尽管眼前的江水似乎近在咫尺,却因离别而显得遥远,沉重的情感也不必再去怀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煜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友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时的惆怅,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过往的留恋,展现了人情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轻舸”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豪华游艇
“浩浪侵愁光荡漾”中“浩浪”指的是什么?
a) 平静的水面
b) 波涛汹涌的水面
c) 微波荡漾的水面
d) 冰封的湖面
诗中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a) 不用再感到伤心
b) 不必再怀抱重温旧梦
c) 不用再担心未来
d) 不必再对过去留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早晨出发的豪情,表现出不同于李煜的离愁别绪,其情感更加激昂。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却各有特色。
推荐书目: